重庆市开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1 重庆市开县统计局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71465万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54986万元,比上年增长34.8%。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分别支出87319万元、75010万元、52978万元和3008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44.0%、64.2%、16.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56510万元,比年初增长2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05406万元,比年初增长20.8%。人民币贷款余额721285万元,比年初增长45.3%,其中中长期贷款561487万元,比年初增长66.2%。

八、城乡建设

2011末,县城建成区达到24.5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建成75万㎡滨湖公园,改造3公里滨湖建筑风貌。规划建设13个城市公园,高品质建成2个山水公园、1个森林公园、15个社区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人均公园绿地达13.1平方米。精心打造7个城市广场,总面积达16.6公顷,绿化率达64.1%。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改造地下管网36公里、人行道地砖40万㎡,“白改黑”城市道路40公里。体育场、体育馆、游泳场竣工投用,博物馆、规划馆、体育公园基本建成。全面推进临江、长沙、岳溪、温泉4个10万人口小城市和24个风情名镇、39个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率由35.89%提高到37.51%。兴建农田水利工程3892处,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4处,有效解决10.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九、教育

2011年末全县有职业中学3所,普通中学60所,小学447所。普通中学招生32954人、在校生100449人、毕业生32593人;小学招生20387人、在校生118657人、毕业生19961人。2011年全县高考参考人数9254人,录取6109人;其中,重点大学录取64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

2011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6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3952张。卫生技术人员388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42人,注册护士1219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164.75万人,其中男性86.58万人、女性74.1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5%、47.5%;农业人口116.07万人、非农业人口48.6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9.2%、31.8%。201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6.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51%,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11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0267元,比上年增长9.0%;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3081元,比上年增长13.7%;人均财产性收入754元,比上年增长82.8%;人均转移性收入2805元,比上年增长19.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20元,比上年增长8.0%。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2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46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23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151元,比上年增长34.8%;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514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转移性收入586元,比上年增长55.6%。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人均支出979元,比上年增长32.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用于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分别比上年增长54.2%、-25.9%和121.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6平方米。

2011年新增城镇养老保险参保6823人,年末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49.1万人,城乡参保率95.4%,筹集参保资金39112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3426人,发放低保金10504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56355人,发放低保金7841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辖区土地面积3963平方公里。2011年,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1431吨、氨氮172吨、二氧化硫10351吨、氮氧化物5829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县城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2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为55.8分贝、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为67.4分贝,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1.8%,地表水源维持Ⅲ类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完成农村卫生改厕7500户,新改建城区公厕6所。森林覆盖率达42%。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76平方。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8人,比上年下降9.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9人,比上年减少0.09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1.4人,比上年上升0.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4人,比上年下降0.9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8起,死亡29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9.3人,比上年减少2人。

十三、移民、扶贫

编制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按3:1比例建立了后续规划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1137个、规划总投资1336亿元。已上报市移民局23个、规划投资20亿元,已通过市后规办评审批复项目21个、规划投资18.5亿元。培育致富带头人和劳务经纪人1000余名,完成移民技能培训8360人次,动态消除“双零”就业家庭1000余户。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无地质灾害发生、无重大疫情、无人员伤亡;“沧海桑田”科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基塘工程、环境净化等10个科研项目扎实推进,库区水质稳定在Ⅲ类。

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7062万元,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214公里,异地扶贫搬迁2000人。减少贫困人口2.1万人。

注:

1.2011年统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开县统计年鉴-2012》为准。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等价值量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

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其数值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委确定的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及计算公式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5.限额以上贸易、住宿餐饮企业指批发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和零售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及年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