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1 蚌埠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全年专利申请量3368件,增长47%,专利授权量2219件,增长139%。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1年继续实施城市大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胜利路、宏业路、解放路、治淮路景观提升改造完成。张公岛生态园建成开放。新增改造绿地78公顷。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1719套,廉租房保障户数18781户,完成安置房建设11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38.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31万平方米。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天数96.7%,区域噪声平均值小于58.1分贝。重点污染源达标率95%以上。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100%。

十一、卫生、文化和体育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着提高。全市农民参合率97.77%,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每万人拥有床位数37.8床、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3.6人。

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玉文化节暨安徽(蚌埠)第六届玉器奇石古玩盆景博览会,光彩玉器城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花鼓灯生态保护工程入选2011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市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免费开放。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演出100多场次。建成54个文化站,450个农家书屋。市图书馆全年新增纸质图书一万余册,电子资源十三万册,电子期刊二千多种。全年借阅图书量18.2万册次,报刊阅读全年11.3万人次。

全市共有电视转播台4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转换有线电视12万户。

成功举办蚌埠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决出金牌365枚,一等奖34个,63人次打破27项全市纪录。在全省常规赛上,我市817名青少年、儿童获得各类比赛金牌48枚、银牌42枚、铜牌43枚。全年“体彩”销量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466万元。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43元,比上年增长18.0%;人均消费支出12566元,增长11.8%,其中食品支出5287元,增长31.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1%。百户城镇居民主要消费品拥有量为: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电冰箱97.5台,增长5.9%;洗衣机97.5台,增长2.2%;空调器135.4台,增长34.5%;彩色电视机145.3台,增长5.7%;家用电脑74.5台,增长61.8%;移动电话188.2部,增长21.73%;家用汽车4.97辆,增长89.0%。

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15元,比上年增长18.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421元,增长8.3%,其中食品支出1498元,增长8.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8%。百户农村居民主要消费品拥有量为:洗衣机93.3台、电冰箱78.5台、彩色电视机118.7台、家用电脑10.8台、空调器34.9台、移动电话156.6部、固定电话61.9部、家用汽车1.4部、摩托车62.1部。

年末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5万人、20.57万人、42.18万人、20.79万人、21.25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100%按时足额发放。

注: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为现行价,部分指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恩格尔系数为居民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