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遵义市统计局 (2012年2月17日) 2011年,遵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提速赶超、转型跨越主基调,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战略,着力“六个率先”,努力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12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26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493.02亿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476.88亿元,增长16.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5%,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0%,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5%,下降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8.1%,上半年增长17.5%,前三季度增长17.1%。人均生产总值为18330元,比上年增长18.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1%;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7.4%;衣着价格下降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上涨4.6%。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317.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62.59万人,净增加7.0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税收收入155.72亿元,增长17.6%;其中国税90.27亿元,增长41.3%;地税65.44亿元,增长33.1%。 二、非公经济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共实现增加值519.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4%。其中:第一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37.06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5%;第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237.77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2%;非公工业增加值204.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4%;非公建筑业增加值33.61亿元,占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2%;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244.9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4%。非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2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7.9%。非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5.8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2%。 三、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58.80千公顷,减少0.5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4.65千公顷,增加13.46千公顷;烤烟种植面积58.60千公顷,增加4.5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27.12万吨,较上年下降20.6%。其中,夏粮产量59.36万吨,增长5.7%;秋粮产量167.76万吨,下降27.0%。 全年油料产量24.48万吨,增长18.45%。糖料产量0.50万吨,下降30.1%。烤烟产量10.00万吨,下降0.6%。茶叶产量2.46万吨,下降1.6%。 全年肉类总产量43.73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猪肉增长0.02%;牛肉增长0.05%,羊肉下降8.0%。全年水产品产量2.90万吨,增长1.5%。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47.7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28千公顷。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1.80亿元,增长22.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37.76亿元,增长20.6%;集体企业0.72亿元,下降24.7%;股份制企业111.75亿元,增长24.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94亿元,增长61.9%。在规模工业中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66.94亿元,增长26.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287.36亿元,增长24.8%,重工业134.44亿元,增长17.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8.7%,饮料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7.86亿元,增长30.3%,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35.64亿元,增长5.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45亿元,增长40.2%,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36亿元,增长3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5.32亿元,增长46.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8.63亿元,增长31.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59.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7.45亿元,增长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6.71(未含军工、烟草)亿元,比上年增长55.9%。亏损企业亏损额10.21亿元,增长104.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54亿元,增长54.0%。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3.62亿元,比上年增长47.4%。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85.31亿元,增长46.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38.21亿元,增长36.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59.50亿元,增长63.4%,其他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增长15.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1.60亿元,增长83.1%。 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5%;第二产业投资251.01亿元,增长29.0%;第三产业投资329.53亿元,增长50.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1.60亿元,比上年增长83.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57.01亿元,增长95.4%。商品房竣工面积211.39万平方米,增长61.9%。商品房销售面积245.33万平方米,增长18.4%,其中商品住宅219.10万平方米,增长13.1%。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6.10亿元,增长2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4.52亿元,增长1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46.78亿元、264.86亿元、2.33亿元和36.66亿元,分别增长40.2%、19.0%、18.1%和13.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38.51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5.06亿元,化妆品类零售额0.55亿元,日用品类零售额1.38亿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4.37亿元,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80亿元,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0.80亿元,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0.33亿元,汽车类零售额29.42亿元。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52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出口23172万美元,增长53.9%;进口2122万美元,下降52.7%。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1年进一步完善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乌江渡、四渡赤水等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观音岩景区、湄潭县“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等旅游景点,对外宣传力度加大,提高了遵义的知晓度,全面启动茅台古镇环境整治及旅游开发。全年接待游客2624.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0.77亿元,分别增长57.9%和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