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禄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禄丰县统计局 2012年3月 2011年,是宏观调控形势和发展环境较为复杂、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持续干旱、土地约束等重重困难,中共禄丰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基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促稳定,全县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004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355万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382910万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418231万元,增长9.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43.9%和39.6%,分别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下降0.3个百分点和11.2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9:38.3:41.8,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为38028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3541元(按2010年末汇率计算折合3736美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3614元(折合3748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66808万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6.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63092人,比上年增加2149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103989人,占39.5%,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为37.95%。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8.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9.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7%;衣着价格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和上年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居住价格上涨9.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0.5%。 冶金制造、能源化工、现代烟草、建筑建材、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六大重点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80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 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发展迅速。至2011年末,入园企业35户,其中:本年新增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213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实现增加值15658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9%。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81556亩,比上年减少29294亩,下降4.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27725亩,比上年增加23613亩,增长5.8%。全年粮食产量195300吨,增长9.2%。其中:秋粮144556吨,下降4%;夏粮50744吨,增长80%。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57.6:42.4,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22万亩,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64.6%。 全年肉类总产量67263吨,增长8.9%;禽蛋产量1672吨,增长28.5%;蜂蜜92吨,增长8.2%;水产品产量3106吨,和上年持平。大牲畜年末存栏157581头(匹),增长1.6%;生猪年末存栏423524头,增长5.9%;羊年末存栏166208只,增长3.4%。 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水库242座,总库容2.2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9.7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5.46千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1030.88万瓦,比上年增长10.6%,排灌机械总动力4072.44万瓦,比上年增长3.9%。农村用电5765万度,比上年增长3.7%。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9108吨,比上年增长11.2%。农药施用量623吨,比上年增长3%。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05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37479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23346万元,增长1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14133万元,增长4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1.2%,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4246万元,比上年下降20.2%,其中实现利润76809万元,比上年下降24.7%。 在县内施工的15个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5745.4万元,比上年下降0.4%,实现利润261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104万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500万元以上的城镇投资、农村非农户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项目投资额为469273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78.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中,城镇投资443024万元,比上年下降18.8%;农村投资36074万元,比上年增长35.9%;房地产投资35526万元,比上年增长5.3%。在投资中,公有制经济单位投资252327万元,比上年下降14.9%;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投资262297万元,比上年下降15.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9.4%。按城乡划分,城镇实现189500万元,增长21.8%;乡村实现82805万元,增长14.2%。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19653万元,增长17.1%;零售业实现203374万元,增长19.2%;住宿业实现3778元,增长24%;餐饮业实现45500万元,增长20.9%。按经济类型划分,公有制经济实现2024万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2024万元,下降2.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270282万元,增长19.6%,其中私有经济实现269088万元,增长24.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据统计,县内公路通车里程4937公里。其中:国道57公里,省道143公里,省管县道96公里,县道231公里,乡道765公里,专用公路44公里,村道3601公里。货运量325万吨,货物周转量37027万吨公里,客运量40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477万人公里。 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35767部,移动电话236661部,国际互联网用户40941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240.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上划收入)110524万元,比上年增收8273万元,增长8.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49034万元,下降2.2%;上划省级收入7469万元,增长2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021万元,增长16.7%。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108万元,比上年增收3808万元,增长17.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50124万元,比上年减支6363万元,下降4.1%;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9225万元,比上年增支2713万元,增长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