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太仓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20 苏州市太仓市统计局

太仓市统计局

2012年3月19日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任务,牢牢抓住扩大有效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城乡一体、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重点,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85.75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350.93亿元,增长14.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1401元,增长10.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8%。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及通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11.3%、0.6%、3.7%、0.8%、0.4%、0.4%、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上年下降2.1%。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41亿元,增长22.0%。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49.10亿元,增长32.2%。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农业产值22.17亿元,增长14.1%;畜牧业产值13.97亿元,增长18.5%;渔业产值10.31亿元,增长15.7%。粮食、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分别为29.64千公顷、0.33千公顷和2.43千公顷,粮食、棉花、油料作物总产量分别为212012吨、409吨和6135吨。全年生猪存栏16.95万头,出栏24.10万头;家禽存栏657万羽,出栏2427万羽;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1.60万吨,淡水产品2.43万吨。

高效农业总面积26.36万亩,占农作物生产总面积的67.6%。启动高标准农田项目15个,完成建设面积4.6万亩。新增农民集中居住户9331户,集中居住率49.8%。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76个。全市村级集体资产30.2亿元,村级平均可支配收入5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2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44.00亿元,增长22.8%。

全年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18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647.53亿元,增长22.6%。实现利税总额155.19亿元,下降2.2%;利润总额98.17亿元,下降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144.08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97.53亿元,下降5.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1.5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9家,年产值突破亿元企业296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14家、超50亿元企业3家。

全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70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7.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0.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70亿元,增长2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1.9%。

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7.08万平方米,增长10.4%;房屋竣工面积178.77万平方米,增长1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工业投资212.72亿元,增长15.5%;服务业投资197.08亿元,增长30.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7.45亿元,新兴产业投资102.4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1.6%和25.0%。分地区看,城镇投资295.30亿元,增长21.9%;农村投资114.78亿元,增长23.1%。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7.10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2%。商品房施工面积604.51万平方米,增长20.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4.48亿元,增长20.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2.63亿元,增长6.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9.60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51亿元,分别增长18.5%和17.5%。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新批投资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57只,完成注册外资1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8.10亿美元,增长3.7%。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2家,累计达160家,新增资质认证20家;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2.5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1.19亿美元,分别增长64.4%和83.1%。中方境外投资总额3801万美元。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1.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出口总额53.57亿美元,增长30.5%。对日本、美国、欧盟出口总额分别为12.29亿美元、10.82亿美元、8.73亿美元,分别增长35.2%、17.7%和9.4%。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789个,新增投资总额229.11亿元,新增注册资本96.95亿元,引进内资实际到帐资金167.37亿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项目259只,注册资金89.88亿元。从产业分类看,引进一产项目7个,注册资本0.25亿元;二产项目312个,注册资本37.25亿元;三产项目470个,注册资本59.45亿元。全市私营企业总量10831户。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完成旅客运输量3112万人次,增长1.1%;旅客运输周转量132992万人公里,增长22.7%;货物运输量2145万吨,增长20.1%;货物运输周转量220322万吨公里,增长44.3%。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9742辆,比上年增长22.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0197辆,增长25.1%。私人轿车保有量7524辆,增长26.4%。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3282万元,比上年增长29.9%;电信业务收入93574万元,增长9.1%。

全市列统物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太仓港新辟国际国内航线18条;集装箱运量305.8万标箱,增长38.3%;货物吞吐量1.03亿吨,增长27.2%,其中,木材、化工原料及制品、金属矿石分别为381.3万吨、603.2万吨、3042.7万吨,分别增长50.2%、36.8%和37.0%。

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00亿元,增长15.6%;旅游外汇收入1888万美元,增长49.9%。接待海外旅游人数3.7万人次,增长54.2%,其中外国人3.27万人次,增长65.2%;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0.46万人次,增长15.0%。景区接待人数260万人次,增长29.4%,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2.0%。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