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威信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20 昭通市威信县统计局

威信县统计局

2012年3月6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着力稳物价、抓改革、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推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力以赴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市场销售保持活跃局面,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信贷平稳运行,就业稳定增长。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达2476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639万元,比上年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29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工业增加值80279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建筑业增加值285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1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3.9:38.1,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呈“二三一”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产值绝大部份来自矿产的粗开采,规模以上的企业较少,无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县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低。城镇化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招商引资环境有待改善。农民增收难度比较大。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播种面积达45234公顷,比上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达160841吨,比上年增长3.2%;油菜籽产量4692吨,比上年增长3.9%;烤烟产量2545吨,比上年下降21.7%。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77018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农业产值33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7%;林业产值4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2.5%;牧业产值38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7%;渔业产值56万元,比上年增长3.7%;服务业产值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1%。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当年造林面积达257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7.2%。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狠抓畜种改良,强化疫病防治,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畜牧业平稳发展。肥猪出栏23.46万头,比上年增长1.1%。大牲畜出栏1.92万头,比上年下降4.6%。家禽出栏71.4万只,比上年下降3.0%。禽蛋产量达1897吨,比上年增长2.4%。肉类总产量22460吨,比上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19.85万头,比上年下降2.4%。大牲畜存栏6.47万头,比上年增长6.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9646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5887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924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272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5吨、农药使用量120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623公顷,比上年增长0.6%。拥有乡村从业人员18.3万人。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强县进程,工业经济朝着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30.8万吨,比上年下降41.2%。发电量1747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电石3710吨,比上年下降38.9%。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62353万元,比上年增长4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92485万元,比上年增长61.9%。按轻重工分:轻工业总产值29778万元,比上年增长71.1%;重工业总产值23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55.9%。按所有制分:国有工业总产值423万元,比上年增长39.1%;集体工业总产值616万元,同比增长71.1%;股分制企业总产值18540万元,比上年增长54.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242774万元,比上年增长57.8%。实现工业增加值8027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4765万元,比上年增长25.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44798万元,比上年下降6.2%;集体经济投资53079万元,比上年增长60.8%;个体私营经济投资51756万元,同比增长42.7%;其他经济投资235132万元,同比增长24.2%。按管理渠道分:城镇投资272421万元,同比增长16.8%;农村投资112344万元,同比增长53.6%。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农林牧渔业及水利业投资52456万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水利投资17119万元,同比下降54.3%;工业投资232199万元,比上年增长24.9%;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投资8242万元,比上年下降35.4%;教育投资7896万元,比上年下降3.9%。

全社会当年竣工住宅面积28.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95%,其中: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1.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8%。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632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04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3%,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567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2.1%。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91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6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01800户,有固定电话机17100部。

六、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额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372万元,比上年增长25.0%。按城乡划分:城镇完成36955万元,比上年增长22.1%;乡村完成26417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4104万元,比上年增长49.0%;非公有经济59268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570万元,比上年增长24.2%;零售业完成50130万元,比上年增长22.9%;住宿业完成2419万元,比上年增长67.4%;餐饮业完成10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