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威信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0 昭通市威信县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保险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189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创分税制以来的最高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5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7.3%,支出是收入的7.1倍。

全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5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7480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各项贷款余额140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中长期贷款105540万元,比上年增长27.1%。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年完成保费收入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财产保险支付赔款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3%。人寿保险支付赔款190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成绩显着。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223所,其中:普通中学15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207所。幼儿园7所(其中:民办幼儿园5所)。全县有教职工4215人,其中:专任教师3794。中小学在校学生78976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7036人,职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1268人,初中在校学生21760人,小学在校学生48912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72%。在园幼儿4142人。当年被高等院校录取的学生2243人,比上年增加593人,高考上线率达93.96%。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当年建成4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完成50个农家书屋和10个文化大院建设,安装直播卫星“村村通”设备1000套。深入开展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年末有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陈列馆各1个,各乡镇建有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设有文化室。每个乡镇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电视收视频道逐步增加,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8个,卫生机构病床84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1人,其中:专职医师299人。有村级卫生所87个,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100%,县乡村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惠政策,有效地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防疫、保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九、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部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对鑫星煤矿、宏达煤矿、下坪煤矿、纸坊沟煤矿的矿井生产废水限期治理实行挂牌督办,全年开展环境现场监察224人次,检查排污单位71家,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5份,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6件,已全部办结。全县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439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气处理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7.2%。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县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基本无多孩县的目标。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达427374人,其中常住人口389200人。人口出生率为14.76‰,死亡率为6.70‰,自然增长率为8.06‰。全县人口再生产初步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调查测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9元,比上年增长16.1%,人均消费支出11035元,比上年增长13.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308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3331元,比上年增长18.2%,人均消费支出2161元,比上年增长10.6%。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5084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总额3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年末享受低保金的人数达45192人,发放金额5129万元,人均1135元。其中:城镇居民领取低保金人数7309人,金额1475万元,人均2018元。农村居民领取低保金人数37883人,金额3654万元,人均965元。现有敬老院7个,收养孤寡老人131人,因灾等原因得到国家救济的贫困人口达5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