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靖州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靖州”的发展战略和“大干三年促大变”的奋斗目标,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增长、强基础、惠民生,经济社会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5997万元,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88428万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156559万元,同比增长17.8%;第三产业181011万元,同比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3:35.5:44.2调整为20.8:36.7:42.5,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高。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磨合顺利;县、乡(镇、管委会)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改革圆满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扩面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乡(镇、管委会)全覆盖;投融资平台不断完善,工建投正式组建运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正式启动,覆盖面达80%以上。国有企业改制取得新突破,电力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大小电网成功合并。 交通格局日益优化。交通路网建设成效显着,交通环境明显改善。怀通高速靖州段路基工程完成90%,S319靖州至水獭坳段路基工程基本完工,渠江二桥顺利通车。 县城扩容提质加快。创“国卫”成果得到巩固,城区四个入城口道路建设、自来水扩建工程已全面完工,万豪花园一期、武陵城酒店已投入使用,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排牙山林场棚户区改造、鑫汇国际、靖天国际等一批社会民生项目和地标性项目正抓紧实施,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吸附和综合承载能力。 物价指数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5.4,比上年上升2.0个点。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全线上涨,其中以食品类指数和居住类价格指数上涨最快;零售物价指数为105.1,比去年上升1.6个点,16大类商品零售指数中,以食品类、燃料类上涨最快,仅家用电器和交通、通信用品类指数下降。两大价格指数农村均高于城市。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指数高达106.9。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967万元,同比增长4.2%;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其中农、林、牧、渔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5%、4.9%、-0.3%、2.8%。 主要农作物产量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83千公顷,增长0.3%,粮食总产量达到12.08万吨,增长3.4%;油料种植面积5.99千公顷,下降12.0%,油料产量8659吨,下降10.0%;蔬菜种植面积4.31千公顷,增长8.3%,蔬菜产量4.58万吨,增长6.1%;烤烟种植面积0.79千公顷,增长21.5%,产量达0.66万吨,增长23.4%;水果产量达4.8万吨,增长6.0%。 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出栏生猪20.61万头,下降2.7%;出栏肉牛0.78万头,下降1.3%;出栏羊1.17万只,下降1.7%;各类肉类总产量为2.07万吨,下降1.3%。 农业产业化有新进展。全县拥有省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486万元,同比增长28.8%,实现净利润4486万元,带动15083户农户近5.5万人受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60933万元,增长39.9%,增加值19346万元,增长34.7%。粮油基地、竹木基地、茯苓基地、蔬菜基地、杨梅基地、红薯基地、烟叶基地等七大农产品产业基地基本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效益格局日益凸现。 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年实施农田水利工程1450处,投入2218万元资金完成大油冲、丁洞、长杆冲、南团坝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甘棠集镇、艮山口大树、三锹小榴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效解决1.6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金麦水库副坝及基础灌浆工程已经启动,渠江两岸堤防设计已经完成。全县农机装备总动力达29.97万千瓦,主要农业机械设备达2.5万台(套),机耕面积18万亩、机播面积1.2万亩、机收面积12.6万亩,综合机械化率达40%以上。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450万元。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通畅通达工程完成37条79.6公里,新修、硬化、整修乡村、团寨道路340余公里。15个村的农网改造按期完工。1万余户农村群众用上太阳能、节煤炉灶、沼气池,配建村垃圾池(桶)256个,改厕改栏1125间,新建沼气池1567口。2个乡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1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生态村,13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土地流转加快,流转土地151.5万亩,其中耕地6.45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林权登记发证面积249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运行正常。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在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整个规模工业增加值的97%强,增长21.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整个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0.7%,同比增长37.5%。 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6976万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利税总额8416万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3081万元,同比增长16.2%。 新型工业化建设和节能降耗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4.7%,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6.9%,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企业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和推广高新技术,全面完成了节能降耗年度目标任务,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1.61%。此外,规模工业资产利税率,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都有所提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319万元,增长39%。其中城镇完成投资94711万元,同比下降1.2%;非农户完成投资40901万元,增长797.9%;房地产完成投资14707万元,增长87.6%。全年26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32%。 投资结构有所优化。全年投资重点投向工业、交通、城建和社会民生等项目。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3.9%和46.5%;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3.9%,交通、城建和社会民生等项目占全部投资的43.2%。 建筑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853万元,同比下降4.1%。具有资质的承包和分包企业3家,实现利润总额306.6万元,同比增长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