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辰溪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7 怀化市辰溪县统计局

2011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通胀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综合

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5.4亿元,居全市第4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排全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9.1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1:44.5:39.4。从2007年起,连续五年保持13%以上增速,年均增长14.4%。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05.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达105.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5.2%。

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启动实施了城东新区沅江北岸基础设施、城南保护圈河段治理、城南大道、长城北路、育才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刘晓公园广场和双溪景观一期工程改造,硬化了一批背街小巷,新增绿地面积5.2万平方米。

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新建廉租房200套1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704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13户;新增城镇就业34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68人;完成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3200人、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1300人、移民实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1013人;帮扶贫困农民12100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30%;启动了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工作;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70.1%;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级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实现全免。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创建国家级平安县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011年我县社会治安状况及队伍建设公众测评继续位列全市第一,再次荣获省“平安县”称号。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工业经济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不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9.9亿元,完成增加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0.9亿元,增长7.9%;林业产值0.6亿元,增长3.0%;牧业产值8.0亿元,下降1.6%;渔业产值0.2亿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亿元,增长1.7%。

主要农产品有增有减。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2.2千公顷,实现粮食总产量17.9万吨,下降1.3%,其中稻谷产量15.5万吨,下降1.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1千公顷,实现产量19943吨,增长2.4%,其中油菜籽产量19084吨,增长2.4%。棉花种植面积0.57千公项,实现产量581吨,下降6.9%。蔬菜种植面积7.43千公顷,实现产量11.9万吨,增长3.6%。全年全县出栏肉猪26.7万头,下降3.3%。肉类总产量2.7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1819吨,增长8.2%。出笼家禽447.9万羽,增长1.8%。实现水产品产量2426吨,增长1.6%。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水利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年累计投入各项水利建设资金2亿元,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国小农水重点建设县”年度规划任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000余处,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1座,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4处,解决了3.1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县水利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完成桥头乡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实施87个行政村农网改造,新建沼气池860口,编制村庄整治规划28个,完成“三边”绿化造林11450亩。同时,通讯、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业机械化稳步推进。2011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3037台24.4万千瓦,比上年分别增长12.0%和9.0%。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6台,小拖及手扶拖拉机493台,比上年分别增加13台和51台。拥有水田耕整机(含微耕机)6664台,联合收割机208台,比上年分别增加918台和39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较快。2011年,全县规模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8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4%,其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8%,集体企业完成产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51.4%,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52.7亿元,比上年增长54.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59.8%。

工业效益整体上升。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2.7亿元,增长67.0%;实现利润总额1.9亿元,增长27.8%,其中:县属企业利润总额为1.4亿元,增长6.9%;实现利税总额3.4亿元,增长21.5%。

建筑业加快发展。2011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9856万元,比上年增长27.0%。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1284万元,比上年增长2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9.5%,其中住房4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7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全年城镇以上投资施工项目17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39个,分别比上年增长6.6%、12.1%。投产项目135个,新增固定资产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6%。全年城镇以上投资完成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亿元,增长52.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7亿元,下降3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6亿元,增长81.1%。

房地产开发不断加快。201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全年商品住房施工面积4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3%。商品房销售面积13.1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1.8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11年,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从城乡零售情况看,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农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城镇增速高于农村。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2011年,参加“湘苏、湘浙经贸洽谈会”、“中博会”、“湘商大会”和“珠洽会”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成功签约风能综合开发、谭家场磷矿综合利用等项目。全年共有在建项目55个,其中新引进项目44个,合同引资13.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成功引进香港玉殿投资公司,实际到位外资200万美元。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建设推进有力。全年投入交通建设资金5.1亿元。完成溆怀高速65%的路基工程;全面完成S223、S308二期火马冲段路面改造工程;实施通畅工程91.45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场12个(2个等级站、10个招呼站)、渡改桥1座;改造完工工程路基培护率达100%,行政村通畅率达98%。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快速发展,全县已开通村到乡镇客运专线81条,覆盖406个行政村,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6.2%。全年各类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7701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4042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5.6%和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