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16 重庆市石柱县统计局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3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住宅投资63901万元,增长24.1%;办公楼投资1429万元,增长21.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484万元,下降44.3%。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8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821万元,增长2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077万元,增长19.1%。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零售额253600万元,增长23.6%;住宿餐饮额47298万元,增长7.7%。

全县有直接出口权的企业40家,全年进出口总额876万美元,下降64.4%,其中出口870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内资950525万元,增长80.8%。

全年共接待游客305.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创新高实现15.25亿元,均增长22.0%。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年实现客运量699万人,增长4.0%,其中公路客运量665万人;全社会货运量919万吨,增长30.5%,其中公路货运量890万吨。全年完成客货运周转量85733万吨公里,增长29.2%,其中客运周转量3115万吨公里,增长8.5%,货运周转量82618万吨公里,增长30.1%。全县年末含村道路在内的公路里程3084公里,较上年末净增103公里,年末技术等级公路里程2410公里,净增166公里。

全年电信及邮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752万元,下降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8万户,减少0.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23万户,下降0.4%,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73万户;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2.5%,较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

八、市政、环保与安全生产

县城卫星遥感建成区面积7.13平方公里。城市车道42公里,人行道68公里,排水管道80438米,其中污水管道57768米。室内停车场11个,停车位858个,室外停车场12个,停车位890个,占道停车位422个;年末路灯数量3074盏,道路照明总长度62公里;县城公厕44座,垃圾处理站6座;共有压缩车、提升车、小型垃圾收运车、扫路车等环卫设备34辆,环卫工人494人,清扫道路面积128万平方米。

全年环境保护投入资金12589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314.37万吨,排放达标量285.92万吨,排放达标率90.95%;二氧化硫排放量2077.35吨,减少1238.55吨;工业粉尘排放量2.52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718.97万吨,处理量60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4.56%;县城垃圾处理量9.2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全县含四旁树的森林覆盖率49.3%。

全年共发生火灾以外的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27起,较同期减少3起,死亡人数30人,减少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3万元。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17起,死亡17人,比上年减少6人;煤矿安全事故5起,死亡8人,金属与非煤矿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施工事故4起,死亡4人,分别比上年减少2起和2人。全年火灾事故36起,较上年减少44起,无火灾事故死亡人口,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8.36万元,减少3.38万元。

九、金融和保险

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403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570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2834万元,不良贷款率为3.61%。

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4895万元,较上年下降12.0%,其中财险收入3495万元,增长12.1%,寿险收入1.14亿元,下降17.4%;实现赔付支出总额3810万元,其中财险赔付支出1285万元,寿险赔付支出2525万元。

十、移民、扶贫和农户万元增收

策划后续工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为539.10亿元;共补助移民搬迁建房困难631户,补助资金1059.03万元,92年增建房屋16户,资金73.18万元;共结算生产安置7859人,兑现结算资金1041.77万元;开展农村移民后扶人口信息清理,新增加直补到人101人,集体摊薄1094人。清理城镇移民困难救助基本信息,兑现2010年困难救助2491人资金99.56万元;完成对口支援项目3个、投入经费90万元,争取到位云南省对口支援资金29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7.4%;完成了全年850人的培训任务。

全年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76亿元,实现1.81万人脱贫。投入1428万元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132户,打造2个村5个组特色示范片1248亩,发展错季节蔬菜2500亩,种植茯苓103万袋;67个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1176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借贷3286人次910万元;扶贫创业示范园新建公路4.25公里,硬化人行便道9000米,新建钢架塑料大棚3万平方米;方斗山辣椒片区实施项目109个,新建和改扩建公路614公里;组织各类培训14628人次。

顺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78.6%的农户实现万元增收,其中本年新增5.47万户。全县建成主导产业覆盖面达80.0%以上的“亿元镇”10个、产业覆盖面达60%以上的“千吨村”46个,参与农户16825户;抓好6个市级良种场建设,种鸡良种场、种鸡育雏场、长毛兔示范场建成投入使用,抓好种苗基地建设;新建或改扩建农产品综合市场20个,建成特产品直采基地20.36万亩,签订各类农产品销售合同6.8亿元;全年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个,带动7.5万户农户增收;新注册专业合作社72个,累计达到275个,入社农户5.25万,农民入社率达到41.9%以上,带动8.9万农户增收;全年发放“三权”抵押贷款952笔59205万元,发放农业担保贷款5800万元;完成1297个村民小组12.1万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确权颁证,共确权78.61万亩。

十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4010人,在校生11669人,毕业生2973人,专任教师722人;普通初中招生7059人,在校生23536人,毕业生8744人,专任教师1240人;普通小学招生7645人,在校生40822人,毕业生6985人,专任教师265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5.3%;职业中学2所,招生1676人,在校学生3766人,毕(结)业生1626人,专任教师231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6所。

县图书馆、文化馆全面升级,占地面积分别新增450、600平方米,达到1700、2600平方米;建成21个乡镇173个文化工程共享服务点,完成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41个村(社区)书屋建设;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解决21178户农村居民收看电视问题,广播村村响工程建成县级广播电台1座、32个乡镇级广播控制中心;完成以公益性电影为主题的电影放映4200多场;稳步推进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市场文化管理和“打黄扫非”工作;举办“黄水林海消夏旅游节暨土家摆手舞决赛开幕式”7场比赛、篝火晚会100余场和唱响“啰儿调”土家歌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