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3-15 南京市统计局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6.3万户。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累计完成157.7万户。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27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4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5万张,其中医院病床2.9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1.73万人,注册护士2.1万人。

全市累计建成1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7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城市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市建立了13所惠民医院,接待门诊病人5万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100多人次,减免费用470多万元。

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其中男性74.8岁,女性77.6岁。

广泛开展以青奥为主题的“百万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幸福工程”,加快推进青奥会曲棍球、小轮车、橄榄球、沙滩排球场地建设以及其他比赛和训练场馆维修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区(县)、镇(街)、村(居)社区“四级”体育惠民服务体系。全年全市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000多项(次),连续五年直接参与人数达百万人次。全市全民健身工程(点)达到1768个。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取得34枚金牌、91枚奖牌和总分943分的优异成绩,在全国57个参赛代表团中,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均位列第二名,并荣获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

十二、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9]为0.84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71%。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99.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9%。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56.84亿千瓦时,增长5.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46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5%。从消耗的主要能源品种看:原煤2777.04万吨,增长25.4%;原油2180.75万吨,增长3.8%;天然气22.68亿立方米,增长38.6%;电力242.61亿千瓦时,增长8%。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5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比上年多出15天,优良率达到86.8%。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3.35亿吨,比上年下降1.5%;工业粉尘排放量3.5亿吨,比上年下降6.9%;工业废气排放量5950亿标立方,比上年增长4.3%。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重复用水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5.5%、89.3%和89.5%。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6%和3.1%。氨氮削减率和氮氧化物削减率分别达到2.59%和0.2%。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36.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年末常住人口为810.91万人,比上年增长1.3%。

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35918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00元,增长13.7%。在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薪收入23863元,增长13.6%;经营净收入1931元,增长47.1%;财产性收入498元,增长113.2%;转移性收入9626元,增长10.0%。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763元,比上年增长14.4%。

2011年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表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 各组比重(%) 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000元以下 4.3 7147

10000-15000元 9.0 12741

15000-20000元 13.9 17567

20000-25000元 18.9 22608

25000-30000元 13.1 27398

30000-35000元 10.2 32230

35000-40000元 6.5 37412

40000-45000元 5.7 42322

45000-50000元 3.9 47395

50000元以上 14.5 79305

全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3108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工资性收入8156元,增长18.1%;家庭经营性收入3845元,增长13.4%;财产性收入494元,增长32.8%;转移性收入613元,增长34.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收入9956元,增长17.4%。

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分组表

年人均纯收入分组 各组比重(%) 全年人均纯收入(元)

4000元以下 2.5 2857

4000-6000元 6.5 4985

6000-8000元 13.8 7146

8000-10000元 12.4 9090

10000-12000元 12.9 10948

12000-14000元 13.9 12943

14000-16000元 9.6 14911

16000-18000元 7.6 17116

18000-20000元 4.4 18952

20000元以上 16.3 28666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人数达20.9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6.85万人次。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3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5%。

全年城镇社会保险五大险种累计参保人数为1198.55万人次。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35.7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09.02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18.56万人。

全年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21.17万人,保险覆盖率达99.88%,老年农村居民养老补贴发放率达100%。

年末全市福利类收养单位拥有床位3.3万张,收养人员1.85万人。其中,社会福利院拥有床位8303张,收养人员3261人。全市建立城镇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894处,区(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87个。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16万人;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等各类优抚人员2.2万人,其中全年新增60岁以上农村籍退伍士兵补助1.1万人。

注释:

[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南京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

[4]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5]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1年至2010年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因此2011年邮电业务总量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

[6]3G是指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rd-generation,简称3G),3G移动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