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含村道)1152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287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7.9%,高速公路298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67.89万辆,比上年净增11.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58.50万辆,比上年增加10.33万辆。 2011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9.1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1.8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791.45万户,其中3G用户71.39万户。全年新增国际互联网用户16.92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为112.70万户,其中宽带用户112.66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为170.99万户,比上年减少7.73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35亿元,增长20.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1.20亿元,增长22.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和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1.9%、22.2%和31.4%。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1.9万台(件),发放补贴1.25亿元;全年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数量48.21万台(件),补贴金额1.18亿元。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97家,成交额1136.60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97家。农村连锁便利店建设速度加快,全市已建成村级连锁店(便利店)4154个。 市场物价上涨明显。2011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6.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7.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3.2%(见表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升3.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升8.4%。 表一: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全市 其中:市区 居民消费价格 6.3 6.3 一、食品 14.7 15.4 其中:粮食 15.4 15.2 鲜菜 -2.5 -3.1 肉禽及制品 25.8 24.7 水产品 16.4 19.8 二、烟酒及用品 3.0 3.5 三、衣着类 1.3 0.6 四、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费 4.3 4.6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6.7 7.4 六、交通和通信 1.1 0.4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持平 0.4 八、居住 4.8 4.4 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旅游精品路线不断推出,乡村旅游资源进一步发掘。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977.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其中接待海外旅游人数12.34万人次,增长19.9%。实现旅游总收入32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海外旅游收入6334.38万美元,增长12.4%。全市共有4A级旅游区6个,3A级旅游区8个,2A级旅游区9个。共有星级饭店54家,客房7599间,床位12342张。旅行社137家。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5.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70.35亿美元,增长22.0%。全年外贸企业出口26.03亿美元,增长14.4%;三资企业出口27.07亿美元,增长8.2%;生产企业出口117.25亿美元,增长27.6%。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53.83亿美元,增长22.9%;加工贸易出口16.48亿美元,增长14.3%。主要出口产品中,汽摩及部件、家用电器、船舶、塑料模具等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41.9%、29.7%、29.4%和29.0%。2011年我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136家,比上年增加317家,其中进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有429家。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208个。 对外经济合作面临调整。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8个,中方投资额643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3%。全市累计境外投资项目408个,中方累计投资额4.32亿美元。全年新批对外经济合作项目2个,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740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5.1%。 服务外包发展良好。2011年新注册服务外包企业11家,全市累计已注册服务外包企业37家。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22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离岸合同执行额2388万美元,增长16.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回落。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98.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回落10.9个百分点。当年新增存款395.95亿元。年末个人存款余额2100.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8%,当年新增257.3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470.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增速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贷款415.2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86.8%,不良贷款率为1.0%。 企业上市工作继续推进。2011年,我市共有2家企业挂牌上市,募集资金14.25亿元;5家上市公司股票再融资,募集资金32.33亿元;1家上市公司完成公司债募集8亿元。年末我市累计已有上市公司25家,累计融资总额达到215.27亿元。年末有小额贷款公司18家,合计注册资金24.5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04.65亿元。 保险市场发展平稳。全年保费总收入75.4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79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0.61亿元。全年各类赔款、给付支出22.38亿元,比上年上升21.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考核验收。2011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生产总值的1.32%。2011年,全市共有28家企业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0项,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6家。全年申请专利12471件,比上年增长19.5%;专利授权9653件,比上年减少8.6%,其中发明519件,增长82.1%。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97项,技术交易额4.18亿元。 品牌和质量提升工作不断深化。全年新增10件驰名商标,全市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达到29件。全市有中国名牌产品19个;浙江名牌产品283个。全市产品国家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6.04%,省级合格率为90.5%。全市有495家食品企业取得QS证书。年末全市有各类检验机构89家,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家,省级质检中心8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有幼儿园1372所,在园幼儿26.20万人,普通小学560所,在校生46.23万人,初中在校生18.98万人,高中段在校生16.94万人,初升高比例98.73%。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校12所,国家级实训基地10个,省级实训基地21个。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民工子女共有13.3万名,其中75.0%在公办学校就读。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招生250人,在校生1910人。全市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9657人,在校生30457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969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