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户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科技兴县战略稳步推进。2005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强县富民工程玉米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户太八号葡萄示范园、宝丰设施农业示范园、渭河现代农业示范园达到市级示范园标准。科技宣传和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全年共举办科技培训230期,培训人员5万人次。全年有14个项目被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全年申报专利15件,获授权11件,全县申请专利总量累计达253件,获授权246件。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县乡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卫生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各类医疗机构33个,病床数1526张,卫生技术人员166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参加农民达到400184人,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200万元。 六、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得到控制,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7.6%。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年出生人口4243人,死亡人口1416人,年末户籍人口576845人,其中:农业人口476936人,非农业人口99909人;男性301299人,女性275546人,男女性别比为109.3:100。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6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22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3018元,比上年增长9.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80元,比上年增长4.0%。在岗职工工资11426元,较上年增长5.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多,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5714万元,人均储蓄8411元,比年初增长11.3%。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8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全年有3.7万城镇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3.4万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有效地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年为151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178.4万元。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达到3661户8754人,发放保障金743.3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达4482户1.5万人,发放保障金61.7万元。 注:1、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数据为经济普查口径。年报口径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为44亿元,可比增长16.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95亿元、25.96亿元和10.09亿元,分别增长8%、23.1%和8.3%。 2、公报中价值量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