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户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1 西安市户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整政策,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四轮驱动”和项目带动战略,抢抓发展机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经济

国民经济经保持快速发展。初步统计,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7.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6亿元,比上年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1.06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9.23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8.7%、56.5%、24.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1%、59.4%、21.5%。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支出结构继续得到优化。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671元。地方财政收入13875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增值税、工商税收入分别为2577万元和9258万元,比上年增长0.6%和13.9%。地方财政支出25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54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6%。

市场物价走高。全年农产品价格指数为114.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2.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4%。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扶持下岗失业人员2027人,安置城镇青年就业4526人,成功输出务工人员4.83万人。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重点工程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是我县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年投资施工项目6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298万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15997万元,同比增长64.5%。分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680万元,占总投资的2.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2852万元,占总投资的67.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1766万元,占总投资的30.2%。

项目带动成效显着,全年42个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总投资26.8亿元的户县第二发电厂完成投资7.36亿元,国维淀粉完成投资7000万元,西户滨河花园完成投资4000万元。

城区建设方面:长虹广场、余下文化宫东广场、文庙广场主体工程、娄敬路和人民路绿化路灯配套工程相继竣工;美陂西路拓宽改造工程、东城路一期、吕公路东段路基和古城路中段工程有序推进。

道路建设方面:西汉高速公路秦岭隧道双洞掘进5700米,107环山旅游路户县段竣工通车,大庞路潭峪河桥、东西六号路甘河桥、南北2号路重铺油工程如期完工,通达工程完成投资700万元,158个村的152.6公里出村路得到硬化。

三、主要产业

农业:受政策和粮食价格上涨双重影响,农业生产较快增长。中央1号文件的颁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保障,全年共减免农业税及附加514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44.31万元。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96亿元,比上年增长4%。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481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较上年增长14.4%、-19.1%、-9.9%和0.3%。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牧业生产在政府倡导和市场引导下较快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及畜禽存栏情况如下: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23904吨,比上年增长7.3%;农村用电量1427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4%。

工业: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2%。完成工业总产值689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1090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4485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4%和11.6%。规模以上工业按隶属关系分,中央、省属工业产值120721万元,增长13.9%;县属工业产值120369万元,增长36.7%。

受原材料、能源、电力等涨价因素影响,工业企业效益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2339万元,比上年增长33.3%,亏损10919万元,较上年增加1517万元,实现税金8749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建筑业:建筑市场不断规范,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全年建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33.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21%,劳动生产率33418元/人,比上年增长49.7%。

商业:流通市场购销两旺,商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3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批发零售业84114万元,增长13.8%,餐饮业8872万元,增长14.7%。商业规模化步伐加快,人民路超市、太平洋服饰超市、怡馨园超市等相继开业。非公有制经济商业在消费品市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商品零售额73492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

金融业: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0.92亿元,比上年增长38.5%。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3742万元,比年初增加69097万元,增量较上年下降20.4%;各项贷款余额303466万元,比年初增加97692万元,增量较上年增长212.2%。

邮政、电信业: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年末邮政储蓄余额53933万元,比年初增长27.2%。全年电信业完成业务收入50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年末城乡居民电话用户109463户,比上年增长21.9%,电话普及率18.9部/百人。新兴通信业务迅速扩展,新兴互联网宽带用户4347户,比上年增加1093户。

四、旅游和招商引资

全县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太平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草堂寺晋升为国家3A级景点。全年共接待游客71.3万人,比上年增长28.5%;旅游业总收入3613万元,比上年增长33.8%。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引进合同外资122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5%;合同利用内资17.19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

改革力度加大,经营城市迈出实质性步伐。煤炭运销公司、户县电力线缆厂等12户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县招待所国有资产拍卖实现收入2000万元,出租车经营权成功拍卖,实现收入1004万元。

五、社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