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08 资阳市统计局

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全年完成投资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223个,同比增加57个,完成投资355.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8.0%。

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全年工业性投资项目达到373个,累计完成投资158.5亿元,同比增长31.0%。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一期30万吨项目竣工投产,二期20万吨项目已开工建设;南车玉柴西部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资阳生物医药产业园、浙粤节能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62.9%。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成都第二绕城4条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加快建设。

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完成投资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比上年增长32.0%。九曲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零售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住宿业实现零售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5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0%。

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全年自营出口创汇175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3%;进口35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9.0%。

招商成果继续扩大。全年引进到位国内资金4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实际到位外资38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7.1%。百威英博二期、美国皇冠制罐、飞利浦LED生产基地、普洛斯城南工业区物流园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入驻。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建通乡联网公路202公里,通村水泥(沥青)公路615.8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4431公里。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成都第二绕城4条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成资、成简、简三快速通道和省干线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336公里。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31.1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47.9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21.5%。

邮电通信行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2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年末有固定电话用户数(不包括分机)42.5万户,比上年下降24.9%;移动电话用户数212.8万户,比上年增长21.2%;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17.4万户,比上年增长19.6%。

旅游业不断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18.1%,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3.1%。接待入境游客2.7万人次,外汇收入474.8万美元。三岔湖长岛国际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区加速推进,陈毅故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期工程顺利竣工,安岳石刻圆觉洞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通过省级检查。

七、财政、金融、保险和证券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税收收入20.4亿元,增长40.0%,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2.7%,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0.8亿元,比年初净增125.6亿元,增长18.9%;辖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4.1亿元,比年初净增55.1亿元,增长19.8%。

保险、证券业平稳发展。全市21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4.2亿元,比上年下降13.9%。辖区4家证券营业部拥有证券交易客户数4.2万户,全年交易量269.7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5所。“两基”巩固继续提高,小学入学率达到99.9%,初中入学率达到99.0%。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本科、专科上线率为98.2%,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有小学265所,专任教师10121人,在校学生26.2万人;有普通中学316所,专任教师16561人,在校学生20.2万人。全年为40.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为38.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4.9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设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2所。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国、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10项。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3户,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20户,高新技术产值达101.2亿元。全年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和现代科技知识培训17.9万人次,完成专利申请387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1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文化中心、12个城市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建设农家书屋1176个,免费开放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接待读者、观众5万余人次。年末,有国家级一级文化馆2个,二级文化馆2个,三级文化馆1个。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组织开展“幸福资阳文化行”文艺巡演活动,编排节目80余个。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2个、省级12个。有线电视用户73.6万户,比上年增加3万户;数字机顶盒用户17.3万户,比上年增加7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个,覆盖66.6万社区居民。年末,全市有医院40个,妇幼保健院(所)5个,乡镇卫生院189个,床位15067张,执业医师4576人,注册护士4133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市级各项体育比赛活动30项次,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3处。组队参加全国比赛3项次;参加省级比赛14项次;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13项次,获得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6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1亿元,比上年增长85.0%。中心城区九曲河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城三区”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南大道、南骏零部件产业园路、城东东城大道、中央大道、迎宾大道、宝台路、中环一路等一大批道路实现通车;二环路B段、S106线二期道路完善工程、城南两横两纵道路、外环路南段二期、沱三桥等项目加快推进。新、改、扩建城市道路75万平方米,资阳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