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3-08 嘉兴市统计局

全市(镇)、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均达100%,镇初保达标率为100%。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99.68%,农村农户改厕率97.40%。

十一、人口、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43.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5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7.27%。,死亡率6.94%。,自然增长率0.34%。。全年迁入人口3.57万人,迁出人口2.2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3.85%。。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年末全市共有职业介绍机构90家,全年举办各类劳动力招聘活动553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58期。全市城镇单位提供就业岗位90.0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14万人,比上年增加1.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6%。

全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79万户,比上年减少500户;保障人数3.38万人。城市人均低保收入由上年的3296元提高到3815元,农村由1963元提高到2577元。

全市投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615万元,增长23.2%,提供城乡各种社会救济1.10万人次,比上年减少0.75万人次。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5.91万人,增长10.5%。全年共发放养老金47.1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6.32万人,增长11.0%;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8.08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进展加快。年末,全市共有收养类福利单位100个,拥有床位15453张,比上年同期增长13.6%,收养老人、残疾人、孤儿等各类民政服务对象6228人,比上年增长2.4%。

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20元,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707元,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535元,增长18.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07元,增长15.5%。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4.4%和33.9%。年末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建筑面积71.3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0.4%和2.3%。全市全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17万套。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4.4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52.0%;人均水资源量420.6立方米,下降52.0%;全市平均降雨深1063.5毫米,下降26.0%。全市电力发电设备总容量达1086.0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87.35万千瓦,年总发电量552.67亿千瓦时,增加79.47亿千瓦时。全市机动车总量达119.11万辆,其中汽车46.67万辆,增长26.9%。

全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年疏浚河道1159公里,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化面积4.3万亩,市区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0.7%以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1117.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3%。197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重点能耗企业能源消费量713.4万吨标准煤,增长6.3%,单耗下降13.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削减目标任务。

“平安嘉兴”建设取得新进展。据调查,2011年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6.71%,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已连续7年稳定在90%以上。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1598起,比上年减少14起;死亡人数394人,比上年减少1人;直接经济损失3016.19万元,比上年减少1.13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美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

[4]从2011年开始,全市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5]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2010年不可比,本公报中比上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