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临泽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08 张掖市临泽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发展定位和“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发展重点及“四市”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实施以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农民增收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为目标的城镇化建设和民本民生为保障的和谐社会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保障增强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67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同比增长23.0%,第三产业增加值9.77亿元,同比增长13.0%;人均生产总值23812元,较上年增加5877元,增长15.56%。单位GDP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3.6%,单位GDP电耗比上年降低8.3%。

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98:36.23:30.79调整为33.10:36.06:30.8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0.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05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缺乏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强;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尚不够坚实,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对薄弱。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深入推进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扶农助农工作力度,落实粮食直补、农资及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草)补助、良种奶牛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强农惠农补贴资金5061.98万元。全县农业总产值181847.19万元,同比增长15.15%;农业增加值104824万元,同比增长6.0%。

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1.99

万亩(含荒地),以制种玉米、加工番茄和棉花为主的订单农业面积32.39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7.14%。全县粮食总产量145313吨,同比增长0.6%。种植各类蔬菜5.08万亩,其中,加工番茄2.03万亩。新建连片30座以上的日光温室示范点13个1455亩,带动全县新建日光温室2082亩,累计达到11029亩。发展设施葡萄1833亩,露地鲜食葡萄1000亩,发展优质杂果600亩,肉苁蓉500亩。受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生态林业建设效果明显。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其中,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0.5万亩,防风固沙林1.5万亩,农田防护林0.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面积0.77万亩,育苗面积0.16万亩。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1.4万亩。城区绿化共栽植各类树木155万株,种植移栽各类花卉32.17万株,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

奶肉牛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新增种草面积1.2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8个,奶牛饲养量9800头;新建肉牛养殖小区(场)8个,累计46个,肉牛饲养量16.86万头;新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大户1200户,累计14412户,占总农户的42.43%。全县畜牧渔业增加值26262万元,增长9.13%,占农业增加值的2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811万元,农村自来水新入户3313户,累计受益65个村10.37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村总人口和总农户的84.58%和83.43%;新建改建县乡公路7.34公里,新建改建通村油路59.6公里,道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600户,累计12476户,占总农户的36.73%。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6.83万千瓦,较上年增长4.3%。全县共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辆27248台(辆),比上年增长45.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417台,比上年增长12.82%;小型拖拉机9524台,比上年减少0.15%;农用运输车13307辆,比上年增长62.39%。全县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0483吨,比上年增长6.21%;农村用电量1089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3%。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全市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为契机,新建小康住宅示范点27个,辐射带动全县新建小康住宅2630户,累计达26274户,占总农户的77.7%。劳务经济不断壮大,全县输转劳动力2.8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6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7.3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化进程进有序推进。年初确定的12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12项,完成投资4.23亿元。华兴铁合金公司特种合金炉扩建、雪莲乳品公司循环经济项目、西域食品公司红枣生产线扩建等8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完工;金冠公司8万吨棉浆粕生产线、三北公司2万吨玉米种子加工及果穗烘干生产线、宏鑫矿业公司节能改造等4个续建及技改项目已建成并投产运行。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82927万元,同比增长25.6%,拉动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527万元,同比增长29.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48629万元,同比增长18.1%;重工业增加值16898万元,同比增长74.5%。

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2489万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利润8245万元,同比增长47.9%,产品产销率81.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8.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了市上下达指标以内。

建筑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1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4252平方米,竣工面积91866平方米,开发商品住宅41406平方米;加快大沙河沿岸闲置土地整理开发,开工建设惠民小区、亲水湾国际社区、滨水嘉园等住宅小区3个,城区新建住房54652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300套1500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650套5250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大幅增长。全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88项,完成投资19.06亿元,其中投资上千万元的41项,完成投资17.02亿元。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119万元,同比增长44.36%。其中,城市完成投资额171308万元,同比增长45.35%,农村完成投资额32811万元,同比增长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