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镇沅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商业贸易 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56万元,同比增长20.0%。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4139.7万元,同比增长20.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416.3万元,同比增长19.1%。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零售额4624.4万元,同比增长38.3%;非公有经济零售额55931.6万元,同比增长18.7%。从分行业情况看:批发业零售额7057.4万元,同比增长14.7%;零售业零售额40590.7万元,同比增长21.6%;住宿业零售额335.5万元,同比增长14.3%;餐饮业零售额12572.4万元,同比增长18.4%。 七、对外经济 2011年,全县各类经济合作在建项目16项,实际到位招商引资资金36359万元,同比增长55.6%;出口工业托盘2.70万件,完成出口总额25.71万美元,同比增长16.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一)财政收支快速增加。2011年,全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含基金)24661万元,同比增长59.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00万元,同比增长41.7%。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112160万元,同比增长29.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99914万元,同比增长23.9%。 (二)存贷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57898万元,比年初增长19.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384万元,比年初增长21.1%。各项贷款余额141543万元,比年初增长2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73062万元,比年初增长22.4%,中长期贷款余额为68481万元,比年初增长38.7%;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685万元,比年初增长101.8%。 (三)保险事业稳定发展。2011年,各种保险业务收入2205.8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企业财产险收入51万元,商业机动车险收入388万元,人寿险收入903.8万元。保险赔偿支出729.0万元,同比减少8.1%。其中:企业财产险赔偿支出50万元,商业机动车险赔偿支出231万元,人寿险赔偿支出85万元。 九、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一)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2011年,全县拥有民用营运货车1252辆(不含拖拉机),营运客车145辆,出租车37辆。全县普通公路总里程为3492公里,其中:省道230.6公里、县道495.6公里、乡村道2765.8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42.9万吨,同比增长13.9%;完成货运周转量20302.3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6%;完成旅客运输量106.32万人,同比增长13.9%;完成旅客周转量12767.1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2.6%。 (二)邮电通信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6859.9万元,同比增长26.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15554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321户,乡村电话用户8342户,公用电话891部;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125890户,同比增长28.8%,移动电话普及率为60部/百人。 十、非公经济和旅游业 (一)非公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11年底,全县经注册的个体私营经济总户数5348户,增长15.2%;从业人员12925人,同比增长34.5%。其中:个体工商5064户、6582人,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2.0%;私营企业284户、6343人,同比分别增长26.8%和70.1%。2011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86639万元,同比增长19.7%,占全县GDP的39.1%。其中:一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29010万元,同比增长17.8%;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26417万元,同比增长32.1%;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31212元,同比增长12.3%。非公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0%。 (二)旅游业保持良好增势。2011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旅游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要求,抓好景点规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旅游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茶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自然旅游效应显现。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4.0%。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一)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11年,全县共实施各级科技项目26项,经费911.2万元。其中:国家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2项、县级项目20项。 (二)教育事业稳定发展。201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8所,其中:中学10所,小学73所,小学教学点1个,幼儿园1所;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成人技校1所。共有在职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2057人。共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5813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2810人,普通中学在校生8824人,职业中学在校生853人;学前儿童入园率5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6.8%,初中毛入学率达102.7%,初中三年完学率达97.3%;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99.3%。2011年我县普通高考人数876人,上线845人,上线率达96.46%;中考600分以上人数达137人(含体育分)。2011年全县申报批准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5个(市级)。免除19082人次学生书费、杂费,12255人次寄宿制学生得到了生活补贴。 十二、文化和卫生 (一)文化事业协调推进。年末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藏书9.5万册;有拉祜族(苦聪人)文化博物馆1个,共有苦聪人历史文化发展图片137幅、实物153件(套);有乡(镇)文化站9个,在开展国家“2131”工程中,共为农村人民群众放映免费科教电影1211场,观众达12万人次,全县9个乡(镇)普及率达100%,109个行政村普及率达70.9%。全县有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有线电视用户13744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镇沅》报共发行74100份,《茶树王》全年共出版6期,发行4000份。2011年,拉祜族(苦聪人)文化博物馆被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201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4个(包括个体、社会办医),编制床位349张,实际开放291张;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3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6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6人;拥有卫生监督员9人;全年共有16555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2%,筹集资金3881.9万元,全年有429679人次享受到医疗补偿,支出资金2774.9万元,资金使用率达72.9%;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十三、人口与计划生育 (一)控制人口增长成效明显。常住人口:年末常住总人口20.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8万人;城镇化率为26.12%;人口出生率为13.22‰,死亡率为6.72‰,自然增长率为6.50‰。户籍人口:据公安部门人口统计年报显示,201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12045人。其中:男性112481人,女性99564人;少数民族人口116339人,占总人口的54.87%;农业人口188797人。 (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继续提高。2011年全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36321人,已落实各种避孕节育措施人数31768例,综合节育率为87.5%,采取结扎、放环(含皮埋)措施30184例,长效节育率为83.1%。全县一孩家庭户8548户,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6633户,其中:农业户口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3508户,占一孩家庭户的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