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中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53所,共招生29691人,其中:普通中学招生11661人,小学招生9594人,职业中学招生2987人,幼儿园招生5377人,特殊教育招生72人。在校学生109436人,毕业学生27232人,教职工总数7810人,其中专任教师613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职业、幼儿、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区有博物馆1个,文化艺术馆3个,影剧院3个,文化站9个。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座,报社2个。年末全区印刷企业达到187个,比上年增加11个。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年末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281个,拥有床位6191张,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947人,其中执业医师2684人、助理医师161人、注册护士2967人。全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22.8万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成果丰硕。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健身路径15处,新增健身器材143件。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0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达2600人。中区健儿在各类比赛上取得7.5金3银2铜的好成绩。体育彩票销售势头良好,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达38个,实现总销售额达1789.4万元。 十、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0年,全区户籍总人口57.04万人,其中:男性28.84万人,女性28.2万人。全年出生5399人,出生率为9.48‰,死亡人口2035人,死亡率3.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1‰。 统筹城乡就业扎实推进。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区新增就业2.58万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3.6%。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全年人事、劳动直管的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人数达5000人,当年农村劳动力输出2600多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年末全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5.2万人、45.7万人、3.2万人、18.4万人和31.0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当年支出额为19.6亿元。全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促进和谐中区建设。2010年全区社会救济总人数14529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769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250.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760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49万元。2010年末全区各种收养型社会福利单位数14个,拥有床位1368张,收养人员1176人。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点数1049个,比上年增加36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316个,比上年增加4个。 注:1.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快报数。 2.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