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2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1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21亿元,增长12.5%;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132.27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939.29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2:54.0:38.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396元,增长12.0%。 地方财力显着增强。全市财政总收入623.30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8.00亿元,增长27.6%。财政总支出473.69亿元,增长38.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52.48亿元,增长21.8%。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住房保障、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分别增长68.4%、54.3%、41.7%和26.6%。 物价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2.8%,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6.2%。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7升1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及通讯类、居住类分别增长11.8%、3.8%、1.6%、3.6%、2.5%、0.2%和4.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累计上涨6.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6.5%,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2.6%。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多形式促进充分就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当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9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1万人,新增创业人员5.71万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竞争力还不强,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物价涨幅有所放缓但仍处高位,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向好。深入推进“5218工程”,当年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家、高效农业面积30万亩,新获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81个。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新建三大合作组织645家,农业利用“三资”45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35.7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1千公顷。粮食总产量321.26万吨,增长2.2%。其中,夏粮120.38万吨,增长4.2%;秋粮200.88万吨,增长1.0%。粮食单产再创新高,全市粮食亩产491.5公斤,比上年增长1.6%。 林、牧、渔业稳定增长。推进绿化造林工作,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和管护,当年完成造林面积7.7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19.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24.45万吨,增长3.8%;禽蛋总产量11.04万吨,增长1.7%;牛奶总产量4.11万吨,增长8.5%。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32千公顷,增长2.9%。水产品产量34.45万吨,增长5.7%;其中淡水产品34.37万吨,增长5.8%。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认真办理农村新一轮实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新增受益人口28万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0公里、桥梁332座、户厕90374座。实施全面小康“十百千提升工程”,创成达标村、示范村各100个。继续推进“125工程”,重点镇村项目建设完成投入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9%。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市新增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村215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75.03亿元,增长28.3%。其中,轻工业1495.86亿元,增长20.9%;重工业4479.17亿元,增长31.0%。其中,国有企业221.07亿元,增长48%;集体企业228.90亿元,增长25.5%;股份合作企业44.31亿元,增长26.3%;股份制企业3385.71亿元,增长3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641.76亿元,增长20.9%;其他类型企业453.28亿元,增长33.5%。企业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5770.74亿元,增长28.7%;利税总额701.35亿元,增长29.6%;利润总额434.23亿元,增长2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50.5,比上年提高38.6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平稳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产值39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化工产业911.31亿元,增长32.6%;医药产业431.28亿元,增长22.6%;机械、电子、船舶产业2602.77亿元,增长27.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63.10亿元,增长30.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4.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形成市场规模优势。全市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1332.15亿元,增长27.2%。 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52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8%;主营业务收入5024.96亿元,增长31.3%;利税总额614.27亿元,增长36.5%;利润总额379.85亿元,增长38.7%。增幅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企业2.5、2.6、6.9和8.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当年新增私营企业7430家、个体工商户25920个,净增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318.27亿元。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3938.40亿元,增长31.7%;其中私营企业产值2161.97亿元,增长38.2%。 建筑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建筑施工企业701家;建筑业总产值1436.94亿元,增长13.7%;建筑施工面积17213.05万平方米,增长16.1%;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75.94亿元,增长1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97.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一产投资6.60亿元,二产投资633.40亿元,三产投资577.65亿元,分别增长18.6%、20.4%和34.4%。项目投资中,民间投资744.94亿元,占项目投资比重达76.9%,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全年实施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0个,项目投资总额360.1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泰州长江大桥主桥全面贯通,扬州泰州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通过验收,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泰州段开始铺轨,卤汀河拓浚、泰东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城建投入170亿元,中心城市品质和功能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