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各种严峻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各项工作,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迈出新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4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5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269.89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1686.00亿元,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7162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1090美元),比上年增长10.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9%,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0%,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3%,其中,生产资料上涨8.4%,生活资料上涨6.2%。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40.1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25.3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0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9.86万人,增加14.7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5.01万人,减少6.07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7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低于省达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实缴税金413.52亿元,增长36.2%,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4%,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48.8万人,比上年增长3.1%。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17.8万吨,增长2.5%,粮食亩产433公斤,增长0.4%,实现连续八年粮食增产。棉花播种面积2.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35公顷,总产量3.1万吨,下降6.9%;油料播种面积7.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52公顷,总产量28.4万吨,增长0.1%;蔬菜播种面积1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063公顷,总产量1360.6万吨,增长4.0%,其中设施蔬菜451.7万吨,增长11.9%。全年完成绿化造林32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627.4万亩,森林覆盖率31.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末实有果树面积225.9万亩,全年干鲜果产量239.6万吨(含果用瓜),增长2.2%,其中板栗产量6.3万吨,增长18.7%。年末生猪存栏415.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5.0%;奶牛存栏47.2万头,增长2.8%;全年肉类总产量7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禽蛋产量33.8万吨,增长4.5%;牛奶产量176.0万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50.1万吨,增长2.3%。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57.4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奶业、瘦肉型猪、花生、果菜、板栗、水产品六大龙型经济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60.9%,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非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3.1%,比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4.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3个,比上年末增加3个。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8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114万千瓦,增长3.2%。农村用电量141.93亿千瓦时,增长16.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5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35.82亿元,增长15.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长7.8%,重工业增长15.8%;股份制企业增长1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6%;私营企业增长22.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53.26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5%,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6家,其中全年产值突破亿元企业715家,比上年末增加59家;突破50亿元企业31家;突破100亿元企业15家。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66.8%,比上年提高60.0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850.95亿元,实现利润551.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8%和54.9%。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11.99亿元,比上年下降1.5%。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120万平方米,增长15.7%;房屋竣工面积1094万平方米,下降9.3%。年末全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295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92.96亿元,增长6.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5.91亿元,增长35.6%。第二产业投资1042.30亿元,增长14.0%,其中,钢铁行业投资195.45亿元,下降16.8%,装备制造业投资293.44亿元,增长29.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21.00亿元,增长19.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9.9%,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404.75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4%。 房地产开发投资507.32亿元,增长49.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72.35亿元,增长47.3%,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分别增长2.5倍和32.4%。全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99020套,其中廉租住房9052套,经济适用住房4256套,城市棚户区改造46418套。 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579个,计划总投资5738.76亿元;本年新开工项目1716个,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81个。全市10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6.0%。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二期、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丰南港区建设列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曹妃甸LNG码头、煤炭码头三期、矿石码头三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180.12亿元,增长18.0%;零售业零售额991.20亿元,增长17.3%;住宿业零售额11.11亿元,增长27.1%;餐饮业零售额133.79亿元,增长18.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64.42亿元,增长1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1.80亿元,增长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