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04 菏泽市统计局

2003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549.8亿元,增长39.3%,其中储蓄存款收入1127.4亿元,增长41.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555.94亿元,增长37.5%,其中储蓄存款支出1126.2亿元,农副产品采购支出68.94亿元。年内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6.09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各类保险金额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56.8%;保险费收入6.73亿元,增长49.1%;赔款支出1.24亿元,增长121%。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七、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56项,其中省级及以上计划29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26项,其中有1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比去年多5项。高新技术领域出现新亮点,2003年新增14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末已达32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66亿元,同比增长53.2%。全年共签各类技术合同180项,合同金额3000万元。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专利工作受到充分重视,2003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243项,比上年增加60项。

教育事业成效显着。2003年全市共向本专科院校输送新生30371人,其中本科生7884人,比上年增加749人。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8809人;中等职业学校73所,在校生40221人;初级中学326所,在校生51.4万人;高级中学78所,在校生17.86万人;小学共2125所,另有教学点559处,在校生83.67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98.03%,学龄儿童入学率99.95%。

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书画院1处,博物馆5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个,艺术馆1处,文化馆9处。公共图书馆9处,藏书总量60.37万册(件)。艺术表演团体11个,乡镇文化站155处。全市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8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8.9%和71.4%。

八、卫生、体育、计划生育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3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7所;医院、卫生院病床位达12003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85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007人。注册护士4708人,全市每万人中已拥有执业医生9.16人,拥有医院病床床位14.19张,医疗条件和防病治病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拥有业余体校9所,在校生1618人,年内共向上级单位和体院校输送人才19人。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金牌46枚、银牌48枚、铜牌56枚。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着。2003年,全市共施行各种节育手术11.0万例,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达151.66万人,节育率为90.64%,晚婚率86.60%,计划生育率96.95%,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

九、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7778元,比上年增加751元,增长10.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901元,比上年增长5.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212元,比上年减少86元,减少3.7%。全市人均居民储蓄存款2812元,比年初增加293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571元,比上年增长4.6%;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2元,比上年增加7.1%。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03年,全市救济灾民87万人,困难救济对象17.5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9.14万人。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78个,年末在院人数达6891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33.72万人,实缴保费总额5.69亿元,退离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达7.31万人。

环境保护能力增强,环保工作成效明显。2003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3005万吨,排放达标率85.1%;全年安排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2个,完成投资总额5019万元;年末治理废水设计能力达25.98万吨/日,治理废气设计能力达290.62万标立米/时。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874.47万人,出生率13.28‰,死亡率5.30‰,自然增长率7.98‰。

注:(1)本文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文所列数字部分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