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禹城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03 德州市禹城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与对外经贸合作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全市上下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新建了禹王购物商场、物资市场和12家连锁超市,新建乡镇综合服务社17处,各类市场12个,规划建设了禹城商城。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亿元,同比增长16.2%。人均消费品零售额2786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1.04亿元,同比增长83.04%。

对外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成果显着。全市依托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产品不断打入国际市场。全市累计完成出口创汇额4400万美元,同比增长42.6%;合同利用外资6109万美元,同比增长74.0%;实际利用外资416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2%;向国外输出劳务850人,同比增长73.8%。

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品位逐步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实施了开拓路配套、解放路拓宽等10大市政工程,大力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市容市貌整洁优美,焕然一新,被省政府命名为“人居环境范例城市”。

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治污力度。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4500万元,工业“三废”处理率均达100%。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全市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035万元;财政总支出26911万元。主要收入项目中:工商税收10712万元,其中:企业所得税912万元,个人所得税338万元,增值税1886万元,营业税2266万元,其他工商税5310万元;农牧业税及耕地占用税3301万元;专项收入478万元;其他各项收入3544万元。

金融机构秩序正常,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8823万元,比年初增长44876万元。从存款构成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8228万元,比年初增长18410万元。人均储蓄3546元,比年初增长359元。企业存款39119万元,比年初增长910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12402万元,比年初增长43467万元。其中:短期贷款226059万元,比年初增长19776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20984万元,比年初增长8175万元。中长期贷款56389万元,比年初增长8090万元。

九、科技、教育、卫生保健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大力实施科教兴禹战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2月份,科技部正式批复“国家火炬计划禹城生物产业基地”。福田药业公司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新创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3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至年末,全市小学校数110所,892个班,在校生31477人,专任老师2027人。全市中学为29所,其中,初级中学24所。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3642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011人。普通中学专任老师1980人。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提高,卫生保健状况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全市卫生机构数为20处,卫生机构床位数达815床,卫生技术人员1244人,其中,执业医师434人。

十、人口、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户数134174户,总人口5033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2万人,增长4.1%;农业人口42.21万人,减少0.4%。全年出生人口5549人,出生率11.0‰;死亡人口3737人,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长率3.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5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8万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42元,同比增长10.2%。全市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30363人,其中在岗职工29631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414元,同比增长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