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禹城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03 德州市禹城市统计局

对外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较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出口主导产品,壮大自营进出口企业队伍。全市累计完成出口创汇额7480万美元,同比增长32.3%;实际利用外资312万美元。

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品位逐步提升。搞好市场运作,完善城市经营,强化城市管理,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了北外环建设,行政街铺修,开拓路配套,影剧院修缮,建设路禹王街改造升级等10大市政工程,市容市貌整洁优美,焕然一新,被评为山东省城市管理先进单位。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治污力度,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5012万元,工业“三废”处理率均达100%。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围绕财税抓经济,认真落实上级政策,加强财源建设。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008万元,主要收入项目中:工商税收11137万元,其中:企业所得税1028万元,个人所得税338万元,增值税3197万元,营业税2845万元,其他工商税3729万元;农牧业税及耕地占用税846万元;专项收入652万元;其他各项收入12373万元。财政总支出40483万元,其中农业支出2423万元,教育支出791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593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44万元,科技三项费用514万元,城市维护费3809万元。

金融机构秩序正常,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5亿元,比年初增长6.29亿元。从存款构成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3.14亿元,比年初增长3.34亿元。人均储蓄4556元,比年初增长646元。企业存款5.98亿元,比年初增长0.5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85亿元,比年初增加3.5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3.40亿元,比年初增加3.85亿元。中长期贷款6.18亿元,比年初减少0.25亿元。

九、科技、教育、卫生保健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大力实施科教兴禹战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数5700人。全年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4项。申请专利22件,授权专利14件,被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市。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小学校数109所,在校生2.72万人,专任老师2083人。全市中学为27所(其中初级中学23所)。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19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0.94万人。普通中学专任老师1986人。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提高,卫生保健状况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全市卫生机构为15处,卫生机构床位数达841床,卫生技术人员1138人,其中,医生544人,注册护士291人,卫生防疫人员176人。

十、人口、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户数132426户,总人口50.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9万人,增长60.9%。全年出生人口5171人,出生率10.2‰;死亡人口3007人,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4.3‰。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9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2万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23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43人。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伴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57元,同比增长11.7%。全市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33217人,其中在岗职工31640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589元,同比增长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