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五师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9 农五师统计局

在第九届兵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师共获一等奖23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66项、优秀组织奖2个,获奖数量位居全兵团前列。在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师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优秀组织奖1项。

2011年五师所有团场均通过国家科技部开展的“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其中:86团、87团、89团和91团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优秀称号,师科技局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地级市”称号。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3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7%。其中,煤炭消费量22.2万吨,与上年持平,电力消费7205万千瓦时,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水消费309.5万立方,比上年增长5.5%。

全师辖区土地总面积430.4万亩。其中,农用地总面积为334.3万亩,建设用地总面积11.1万亩,未利用地总面积85.0万亩。

七、卫生、教育、文化

2011年,全师拥有卫生机构187个。综合医院13所,其中二级医院1所,一级医院10所(包括精神病院),2所团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所,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其中团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所;团场连队卫生室133个,其中甲级卫生室114个,占卫生室总数的85.7%,全师卫生室覆盖率100%。全师设有卫生监督机构3个。全师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7人,注册护士380人,药师(士)62人,检验技师(士)40人,影像技师(士)1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02人。2011年全师实有床位761张,总诊疗人次数为623426人,收住住院病人25588人,床位使用率为89.3%,治愈率为76.01%,好转率为20.13%,死亡率为1.3%;住院危重病人抢救1033人次,抢救成功率为77.25%。

2011年,五师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两基”复检顺利通过,基础教育取得新的进步,“两免一补”政策和团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高中、职业学校公益彩票助学金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发放步入正轨,教育工程的完成使大部分学校内外发生很大变化,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进一步推进,对口援建项目也得到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各级党委及社会各界支持教育、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师有2所完全小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1所高级中学,1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2所幼儿园。年末在职教职工2289人,离退休953人。在校学生24179人,其中:小学生10315人、初中生6102人、高中生4007人、学前幼儿3201人,职业学校学生554人。2011年小学毕业2251人,初中毕业2106人,高中毕业1256人;2011年全师考取高中1412人、中专技校563人,高考上线率达91.8%,高考录取率83.5%。全年中小学教育经费总投人27170万元,其中国家、兵团预算内基建建设拨款为3981万元,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2011年全师9个团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6%和98.4%,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4%,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5%。全师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初中校长培训合格率为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8.5%,青壮年劳动力文化技术培训面为87.6%,职工文化办学面达到100%。

2011年,农五师宣传文化工作亮点多,效果明显。“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突出“三化”建设、改善民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探索新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全师上下开展学习讨论2000次,对外宣传工作成绩突显。全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台)刊登稿件1.25万余篇,其中国家级各类媒体4000篇,师广电系统连续4年获得兵团电视台刊稿第一的好成绩;兵团电视台刊稿前五名被我师5个团场一举囊括。师报社共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255项,其中,4件作品获得自治区、兵团、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典型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我师4名先进个人入选“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行列。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了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111个连队基层服务点。利用“东风工程”契机,为150户基层职工群众免费赠送《兵团日报》、《兵团建设》,为2300余户职工赠送《兵团手机报》。

八、人口、职工生活

2011年末,全师总人口114993人。总人口中:男性60022人,占52.2%,女性54971人,占47.8%。汉族100691人,维吾尔族4182人,其他少数民族10120人。年末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2065人,占总人口的53.9%。全师出生人口710人,出生率6.2‰,死亡450人,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2.3‰。年底总户数42110户,户均3人。2011年末从业人员48337人,其中:单位从业人数40247人。全师在岗职工40148人,工资总额10.96亿元。

2011年农五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4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1%;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1014元,增长1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见图9)

2011年,实现新增就业2770人,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举办“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1126个,到场参与人数13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50人。办理求职登记85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22个。全师享受岗位补贴1062人,享受社保补贴297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215万元。“三秋”棉花采摘期,引进外来拾花工2.9万人,比上年减少2.3万人。

2011年,劳动部门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835人次,开展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4264人,技师以上技能鉴定570人。举办动物疫情防治、红提葡萄栽培和阿巍菇种植等十几个特色班次培训,培训干部和骨干职工1397人。举办“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三期、“IYB”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班四期,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进行军事纪律教育培训,彰显“兵”的意识,提高军事素质,培训9000余名在岗职工。

2011年,全师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5.9万人、5.8万人、3.8万人、3.9万人和3.8万人。启动农五师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顺利完成,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新医改”稳步实施,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