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阿克塞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教育:全县现有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646人,其中县中学516人,小学736人,幼儿园394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扎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足额保障教育经费,投资150万元完成“两校一园”水暖管网改造工程,建成中小学、幼儿园数字监控系统。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普通初中毕业143人,毕业率为100%,升入普通高中81人,中职招生56人,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率为96.5%。不断强化学前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水平,城乡幼儿入园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全县两乡一镇完成青壮年广袤人员摸底排查,组织施教育和脱盲测试三个阶段。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全县拥有集文化、图书、博物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馆一个,总藏书2.9万册。建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台账,其中国家级名录1项,省级名录4项,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名录19项,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项,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成立了阿克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制作四级名录宣传展板,展出非遗展品40件,姑娘追、叼羊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全县文物普查数据进行全面校验,对出现的缺项、不标准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查,及时查缺补漏,完成32处文物点的普查工作和电子表格录入(其中:复查文物点12处,消失1处,新发现文物点21处,整理各文物点普查资料的登记、造册工作)。广播电视台共采写编发双语新闻3261条;在确保《阿克塞新闻》节目正常播出的前提下,坚持办活新闻栏目,先后开辟了《新思路新希望新跨越》、《关注县乡换届》、《追风逐日酒泉奇迹》、《走进重点项目》、《我身边的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党史上的今天》、《走向基层,服务群众》等电视专栏42档312期,为推动自治县科学发展、和谐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台发稿600余条,其中在中央电视台发稿17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10条(其中新闻6条,专题4条),在甘肃电视台发稿40条,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发稿68.8条,在酒泉电视台发稿343条,在酒泉人民广播电台发稿128条,发稿总量较上年同比增加125.8条。成功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哈萨克、柯尔克孜语优秀广播电视作品评析会议,有9件作品在此次评奖中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5件,是近年来参加全国性作品大赛中获得奖项最多,最好的一年。 卫生: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综合医院1所、乡卫生院3所、保健机构1所、防疫机构1所、个体办诊所4所。卫生技术人员84人;病床总数7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8张。居民健康档案已建档6424人,建档率达75%;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8种,拥有资料户数1048户,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85%以上。认真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全县共登记65岁以上老年人730人;不断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共登记高血压病337人、糖尿病94人,登记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院务公开。通过电子屏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进行公示,制定了自费项目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加强中医科建设。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中医培训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86人次。 体育:组织开展了2011年全县元旦春节百万农民健身活动等13余次全民健身特色活动。各类广场健身操、秧歌舞、健步走、自行车赛、乒乓球赛、环城赛、三人篮球赛、拔河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全县40%以上的人口都参加到了全民健身活动当中。选拔推荐38名中小学生运动员,参加全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共获得奖牌3块。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先后完成民主路改造、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供热管网改造、城区供排水改造、中小学幼儿园供暖给排水改造等5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幼儿园改扩建、小学生活服务楼、自来水厂改扩建、迎宾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5项工程已开工建设,更换花岗岩路缘石6.8公里,油路罩面3.3平方米,延长供排水管网6.2米,改造供暖面积1.61万平方米,节能量约516吨标准煤。新建商品住宅楼5栋140套1.42万平方米,“两限”房60套0.4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80套0.4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100套6300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全县各阶层居民的住房需求。 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投资440万元完成县城至红柳湾绿色通道续建工程,铺设防风林带绿化管网4.6公里,新增造林面积1118亩,栽植各类苗木38万株。全面实施小苏干湖湿地保护、生态公益林、“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完成年度建设内容,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 社会治安: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年内共立刑事案件44起,破案率59%;受理治安案件273起,查处率100%。继续推进“天眼工程”,机关单位和公共场所全部纳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0件,办结97件,满意率达95%以上。 安全生产: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死亡6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9.3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2起,上升600%,死亡人数增加6人,上升600%,受伤人数增加10人,上升250%,直接经济损失增加8.93万元、上升223.25%。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呈“四升”态势。其中,道路交通行业发生事故11起,死亡6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7.45万元;火灾事故3起,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农机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全县年末总人口达到8750人,比上年净增182人,增长2.12%,人口出生率为13.05‰,比上年下降了4.34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88.3:100,人口死亡率为2.6‰,比上年下降了3.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45‰,比上年下降了0.84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0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228元,比上年增长17.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3.8%,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平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比上年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82.7元,比上年增长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