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云龙示范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2-04-27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统计局

卫生事业。2011年,示范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改造龙头铺镇三搭桥村卫生室、云田镇云田村卫生室。新建三冲社区、樟树下社区、龙兴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全年完成3520人的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全年完成2984人次普查普治。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取缔12家不合格餐饮单位,下达整改意见书362份。2011年云龙示范区参合人员36959人,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7.23%,筹集新农合基金850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到60%。

安全综治。2011年,示范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检查,全年大规模安全检查共6次,共检查100多家生产经营单位、25个建筑施工项目,发现和整改一般安全隐患460余处、重大安全隐患4处,实现了生产安全零死亡。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301处、6.3万平方米。“两打三清”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开展,群防群治体系迅速构建,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五、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示范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84元,同比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13078元,同比增长20%。

计生工作。2011年示范区期末已婚育龄妇女人数11826人,出生人口908人,计划生育率为97.18%。对符合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330人)发放共计165万元的奖励金,对符合要求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发放98160元扶助金。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76%,节育措施落实到位率84.88%。人口自然增长率5.5‰。计生工作创佳绩,被评为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保障。示范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达6100人,征缴基金1.3亿余元。新农保参保缴费人数13538人,征缴13.5万余元,享受退休待遇4473人,累计发放养老金275万余元,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42688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210人、505人、社保基金安全完整运行率100%。示范区就业培训共1900人,第一期SYB创业培训班培训100人,农民工培训1600人,企业培训200人。成功举办了“长株潭就业一体化”大型招聘会,达成用工意向640人,发放劳动保障宣传资料5000余份。

社会福利。示范区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城区城镇低保保障线标准提高到330元,农村提高到65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提高至1600元/年。为1843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补贴5.53万元。全年改造农村危房50栋,其中新建18栋,修缮32栋。

实事情况。为民办实事9件31项考核指标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9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示范区2011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3045人,新建改造农贸市场2个,新增廉租住房449套。

六、“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改革。2011年,示范区“两型”改革亮点纷呈。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株洲就云龙生态城水专项进行专题研究,业内人员纷纷通过网络直播对云龙示范区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大会上,管委会副主任唐震受邀请就云龙示范区的两型社会建设作主旨发言;组织相关人员起草全省乃至全国首个两型社会建设标准体系和国家住建部主编的《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云龙示范区篇》的编写工作;积极申报云龙示范区为湖南省第一个国家生态城,目前已经以省住建厅的名义上报国家住建部。

“两型”创建。示范区深化开展“两型”创建活动,通过《株洲云龙示范区2011年“两型”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的印发,明确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鼓励每个人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努力。其中,兴隆化工、湘火炬等企业被评为市“两型”示范创建单位,云田社区别评为市“两型”示范创建村庄,湖南工贸技术学院被评为市“两型”示范创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