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云龙示范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今年以来,示范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增速、保提质、保民生”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云龙示范区“12345”工作思路,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改善环境为手段,以拉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云龙示范区掀起了开发建设的热潮。示范区呈现出经济较快发展,投资大幅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显着提高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发展情况 初步核算,2011年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2.5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9.3亿元,同比增长18.8%;第三产业3.2亿元,同比增长16.8%。 农业生产。2011年示范区农村经济形势发展良好,粮食生产得到巩固和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24575万元,同比增长4.1%。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播种面积达8.36千公顷,同比增长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3.96千公顷,增长2.6%,早、中稻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增长。示范区加快体验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市农业发展。交通村的野生菌10月投产销售,前景向好。示范区具备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35家,比去年增加11家。成功举办株洲市首届“好棒美杯”农家休闲美食节。 工业经济。2011年,示范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4.1亿元,同比增长48%,工业增加值9.1元,同比增长18.9%。其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21.6亿元,增长32.6%;完成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21.3%。示范区工业用电量6507万度,同比增长15.8%。出口交货值1.9亿美元,同比增长7.1%。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兴隆化工公司完成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27.2%。湘火炬火花塞公司完成总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18.1%。作为示范区新型朝阳企业——东方稀土光能有限公司,全年完成总产值5016万元,为示范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 消费品市场。示范区多个项目开工建设,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刺激了示范区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同比增长20%。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7%;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2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741.3万元和8006.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5%和20.4%。龙头铺镇、马鞍山等乡村集镇商铺生意兴隆。 二、项目建设投资情况 2011年,示范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同比增长100.1%。其中:基础设施类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0%;产业类完成投资23.9亿元,同比增长97%;房地产类完成投资8.1亿元,同比增长173.2%。 产业项目。示范区坚持大干快上,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市百亿工程——湖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累计完成投资44.5亿元,其中方特欢乐世界已开园营业,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在华强布局全国的同类项目中创下了征拆面积最大、征拆速度最快、建设时间最短、游园人气最旺等纪录。市百亿工程——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有色职院、工贸技师学院实现招生入学;铁路科技职院、商业技术学院、化工职院正在建设。同时,总投资80亿元的云峰湖体育公园、总投资50亿元的龙母河水系水利及景观工程、总投资40亿元的北欧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均在有序推进。 基础建设。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共新建或续建道路7条,合计里程34.8公里。其中,华强路、云峰大道复线一期、迎宾大道竣工通车,云龙大道全线贯通;玉龙路、学林路、长龙路扎实推进。同时,水电配套与路网建设同步延伸,共铺设各类管道40余公里。总投入3500万元的华强配套水系建设全面完成;总投入8000万元的美华线、龙华线、云集线等3条总里程达29公里的大型供电线路基本建成;总投入5000万元的天然气利用工程,主干道管网铺设和云龙门站工程顺利实施;总投入5000万元的水利冬修工程已完成60%的工程量。 三、财政、融资、招商 财政。2011年财政收入保持高位起步、稳健上扬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0130万元,同比增长7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6669万元,同比增长104.2%;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8117万元,同比增长74.2%。财政总支出5.85亿元,与民生支出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36万元、教育文化事业支出358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57万元。 融资。示范区资金保障更加有力,云龙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到位资金16.0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7.41亿元,BT融资8.6亿元。 招商。示范区坚持“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的定位,2011年包装策划了云龙家居商贸城、云龙软件园、云龙零碳体育馆、临空经济产业带、仙人造水库农业综合开发、云龙旅游集散中心、云龙示范区观赏花卉旅游观光带等项目20余个,2011年先后与广州盟润投资有限公司、华中江山投资控股集团、山东碧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投资商签订项目开发协议,合同引资10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金额25亿元。 四、社会公共事业 科技发展。2011年示范区加大工业科技活动。兴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中强”牌白炭黑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予知名品牌,“白炭黑干燥系统高效节能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燃气火花塞及其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荣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教育事业。示范区现有2所中学,6所小学(含一个教学点),教师职工202人,中学生613人,小学生1730人。全区有民办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148人。示范区推广“人文智育、阳光体育、快乐德育”,实施教育提升工程。“2011年示范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云田中学等5所学校投入105万元改善校园环境。投入400万元完成美泉、龙头小学合格学校创建。投入400万元建设示范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现已动工,2012年9月上旬投入使用。 文化体育。示范区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21万建设龙头铺乡镇文化站,配置电脑、服务器、电视、音响、乐器等一系列设备。云田村乡村文化大舞台组织了多次舞龙舞狮等活动,在云田村组织了国庆诗歌朗诵比赛,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云田中学举行了运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