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5 保定市徐水县统计局

至2011年末,拥有省级名牌产品7个,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以上着名商标14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年内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组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9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6项。全年申请专利数129件,其中专利授权数93件。到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5个。科技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9%、45%。优良品种覆盖率98%。

九、教育、卫生、文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11年末,县内拥有普通中学18所、小学89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727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87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289人、小学在校学生36163人。幼儿在园生1594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高考总评再创佳绩,教育教学质量全市领先。2011年全县高考报名人数6398人,本一上线1384人,本二以上上线2705人,本三以上上线5004人,专科以上上线6329人。

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了补偿标准,实现了门诊全覆盖。年末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470208人,参合率95%。全年基金收入12842.9万元,基金支出9409.7万元,共有94.3万人次得到了医疗补偿。

2011年末,县、乡级卫生系统拥有在职卫生技术人员1756人。其中:县级以上卫生机构6个、在职卫生技术人员1268人;乡镇卫生院14所、在职卫生技术人员488人。取得营业执照的村级卫生室510个,取得从业资格的村级卫生技术人员1227人;民办医疗机构5家、卫生技术人员85人。乡及乡以上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172张。

文化事业蓬勃向上。本县拥有剧场、影剧院1个,体育场馆数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2千册。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88466户,总人口5908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285人。本年出生8344人,出生率为14.27‰;死亡3679人,死亡率为6.29‰;自然增长率为7.9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9。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在岗职工收入全面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40元,比上年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426元,同比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15元,比上年增长17.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684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1333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7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67平方米。

社会保障与福利事业不断发展。一是养老保险工作得到加强。年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806人,全年养老金支出8512万元。二是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年内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7593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31948人。全年医保收入3345万元,医保支出2638万元。三是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837人。四是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202人。五是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508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802.3万元,全年支出失业保险金138.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9%。六是城乡低保工作实现动态管理。2010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1520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82.4万元;城镇低保对象1296人、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18万元。七是农村“五保户”实现了财政供养。其中分散供养1654人,集中供养227人,全年发放五保供应金412.3万元。

十一、资源、气候、环境

全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72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11.5℃,比上年低1.℃。全年降水量417.8毫米,比上年减少44.2毫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809吨标煤/万元,比上年降低4.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427吨标煤/万元,比上年降低16.16%。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7000万元。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60吨。县内拥有污水处理厂一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7.8%,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

注:本公报数据为快报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