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利辛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4 亳州市利辛县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7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823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4311万元,增长40.9%;地方财政收入13919万元,增长20.5%。全年财政支出完成93319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2007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8964万元,比年初增加118740万元,增长24.8%。其中:企业存款42381万元,比年初增加12618万元,增长42.4%,储蓄存款516665万元,比年初增加89742万元,增长21.0%。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8959万元,比年初增加101万元。2007年,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849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6%,现金支出1265937万元,增长27.3%。

保险业务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保险系统(人保和平保)保费收入7442万元,比上年下降23.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22万元,寿险保费收入4820万元。赔款和给付1285万元,比上年下降26.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983万元,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302万元。

八、科技、教育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2007年,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839人,其中,事业单位10445人,企业单位394人。全年专利申请数31件。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加强。2007年末,全县职业高中4所,在校学生为5347人。普通中学86所,在校学生107769人,其中:高中7所,在校学生19846人,初中79所,在校学生87923人。小学547所,在校学生147588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5.03%,小学学龄入学率为99.79%;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4.49%和0.2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4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3.8万余件、册,档案馆1个,馆藏图书资料2.7万余卷册。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城镇有线电视用户达7100余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7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2个(不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年末医院、卫生院共有病床1193张。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71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594人,卫生防疫机构57人,妇幼保健机构2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461人,注册护士352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07年,县体委围绕“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的主题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营造了浓郁的体育氛围。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07年我县人口出生率为15.44‰,死亡率为5.15‰,自然增长率为10.29‰,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505041人,比上年增加38057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7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4160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581元,增长27.4%,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02元,比上年增长18.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49元,比上年增长12.3%。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0020人。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3476人,全年发放养老金333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6600人,失业保险机构共发放失业保险金92.4万元。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618.8万元。

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全县劳动部门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到42个,其中,乡镇建立的职业介绍机构29个。全年劳务输出35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近11万人次,经过专业技术培训2万余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保障网络建设得到加强。2007年,全县乡镇敬老院有20个,收养人数310人,全县五保人员11126人,其中:集体集中供养85人,分散供11041人,人均供养标准1200元。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54.5万元。

注:1、公报中数字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