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利辛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4 亳州市利辛县统计局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2006年,全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引资渠道,引进外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4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9%。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4006万元,比上年增长48.8%。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058万元,增长18.4%;地方财政收入10948万元,增长60.3%。全年财政支出完成71658万元,比上年增长33.5%。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2006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8275万元,比年初增加104368万元,增长27.9%,其中:企业存款29762万元,比年初增加1661万元,增长7.0%,储蓄存款426922万元,比年初增加99186万元,增长30.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8858万元,比年初增加16912万元。2006年,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22707万元,比上年增长7.9%,现金支出979362万元,增长6.4%。

保险业务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9662万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43万元,寿险保费收入7619万元。赔款和给付1749万元,比上年下降23.0%。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047万元,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702万元。

八、科技、教育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2006年,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63人,其中,事业单位11093人,企业单位470人。全年专利申请数9件。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加强。2006年末,全县职业高中4所,在校学生为4740人。普通中学85所,在校学生117648人,其中:高中8所,在校学生17712人,初中77所,在校学生99936人。小学462所,在校学生143819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3.83%,小学学龄入学率为99.64%;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4.98%和0.2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5.29%。

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2006年,全县职业技术培训机构25个,在校学生40000人,培训学员32000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7万余件、册,档案馆1个,馆藏图书资料2.4万余卷册。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达6000余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6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2个(不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年末医院、卫生院共有病床1110张。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42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465人,卫生防疫机构57人,妇幼保健机构2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453人,注册护士28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06年,县体委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共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30多项次,参与人数上万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全县人民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人民体质,全民健身深入人心。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06年我县人口出生率为15.15‰,死亡率为5.88‰,自然增长率为9.2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466984人,比上年增加37819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6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33979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018元,增长22.7%,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81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5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60.0%。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0020人。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2952人,参保实际交费人数8790人,全年发放养老金254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6600人,失业保险机构共发放失业保险金150万元。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66万元。

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县劳动部门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到42个,其中,乡镇建立的职业介绍机构29个。全年劳务输出35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近10万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保障网络建设得到加强。2006年,全县乡镇敬老院有16个,收养人数304人,全县五保人员11125人,其中:集体集中供养304人,应保未保1675人,人均供养标准1000元。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4万元。

注:1、公报中数字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