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利辛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4 亳州市利辛县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零售市场繁荣活跃。随着我县经济持续建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2004年我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7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创近几年来最好水平。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县的零售额70067万元,增长12.4%%,县以下零售额67521万元,增长13.3%

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滑落。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3%。其中,出口总额62万美元。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2004年,全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引资渠道,引进外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1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0.3%。

七、财政、金融、保险

受政策调整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大幅下降。2004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2083万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999万元,增长25.0%;地方财政收入10084万元,下降15.4%。全年财政支出完成44997万元,比上年增长27.1%。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200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1928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57306万元。其中,企业存款26830万元,增加613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9842万元,增加49395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8441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0661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61612万元,增加10217万元;中长期贷款22692万元,增加677万元。

保险业务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3746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46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600万元。赔款和给付1183万元,比上年下降14.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883万元,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300万元。

八、科技、教育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2004年,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08人,其中,事业单位11145人,企业单位363人。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加强。2004年末,全县职业中学初、高中在校学生为17747人和1328人,比上年增加929人和300人。普通中学75所,在校学生85793人,比上年增加6498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1653人,初中在校学生74140人。小学493所,在校学生172266人,比上年减少11492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88.26%,小学学龄入学率为99.42%;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7.33%和1.2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6.2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24.28%。

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2004年,全县职业技术培训机构26个,在校学生34000人,培训学员36000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6万余件、册,档案馆1个,馆藏图书资料2万余卷册。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达4500余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4年末,全县拥卫生机构40个(不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卫生防疫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年末医院、卫生院共有病床1101张。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54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313人,卫生防疫机构77人,妇幼保健机构1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465人,注册护士232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深入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2004年,县体委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常规单项活动累计32项次,参与人数达10000多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全县人民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人民体质,全民健身深入人心。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04年我县人口出生率为12.73‰,比上年降低0.2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42‰,比上年降低0.0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30‰,比上年降低0.22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416524人,比上年增加13935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3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59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307元,增长25.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元,比上年增长0.7%。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县城乡建成住宅191.7万平方米,其中:农村个体176.1万平方米,城乡集体2.7万平方米,城镇私人和房地产开发12.9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1700人。其中,职工9600人,企业离退休人员2182人,全年发放养老金128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7600人,失业保险机构为120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40万元。全年全县城镇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的居民有7968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4年,全县劳动部门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到42个,其中,乡镇建立的职业介绍机构29个。全年劳务输出34.8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8.6万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保障网络建设得到加强。2004年,全县乡镇敬老院有30个,收养人数352人,供养金额47.4万元,人均供养标准1346元,全县五保人员15007人,其中:分散供养10773人,集体集中供养352人,应保末保3882人。供养金额1340.73万元,人均供养标准1205元。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60万元。

注:1、公报中数字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