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扎兰屯市统计局 2011年4月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的最后一年。扎兰屯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工作主题,围绕壮大两条绿色产业主线,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全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市经济总量显着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全面升级提速。 一、综合 2010年全市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4430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97050万元,比上年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80490万元,比上年增长37.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67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4:46.1:2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323元,比上年增长21.7%。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财政总收入82209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42918万元,比上年增长46.5%。财政总支出2147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地方财政支出16614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 市场物价略有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3%,八大类商品中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烟酒及用品四类商品处于上涨趋势,分别上涨8.7%、7.8%、5.7%、1.1%;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四类商品处于下降趋势,分别下降3.2%、1.7%、1.3%、0.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1%。 劳动就业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853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4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完成劳动力转移4355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34084人。 二、农牧业 2010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18499公顷,比上年增长2.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0559公顷,比上年减少0.8%。全年粮食产量19.16亿斤,创历史之最,比上年增产4亿斤,增长26.4%。在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14.35亿斤,比上年增长39.2%;大豆产量1.95亿斤,比上年减少4.6%;马铃薯(折粮)产量1.32亿斤,比上年减少23.1%。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85亿斤,比上年增长5.2%;白瓜籽产量0.24亿斤,比上年增长46.9%。粮经饲种植比为82.6:13.9:3.5。 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继续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促进农村经济由种植业为主向种植业、养殖业共同发展转变。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360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6%。其中:大牲畜存栏34.7万头,比上年增长17.8%,羊存栏288.9万只,比上年增长5.3%,猪存栏36.4万口,比上年减少1.6%。全年肉产量4.95万吨,比上年增长8.7%。奶牛存栏11.2万头,比上年增长16.9%,全年牛奶产量20.3万吨,比上年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我市继续着力培育壮大绿色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以农促工,工业企业实现集群化扩张,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0113万元,比上年增长4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产值1093272万元,比上年增长46.7%,其中:轻工业实现现价产值831250万元,重工业实现现价产值26202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增加值338718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占GDP的比重达到32.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105.15%,比上年提高2.8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0379.7万元,比上年增长86.7%。 农畜林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达到41家,占全部规模企业的70.7%,实现现价产值814446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74.5%。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2010年单位GDP能耗1.348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5.89%。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0377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9户,共完成产值7046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重点工业项目拉动作用明显。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0172万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城镇项目完成投资741304万元,比上年增长53.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310万元,比上年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中,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26208万元,比上年增长89.7%;第二产业投资333718万元,比上年增长64.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08297万元,比上年增长53.6%,占全部投资的37.6%;第三产业投资360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6.1%。 五、商贸和旅游 随着以旅游商贸为核心的特色服务业体系的不断壮大,带动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商贸流通业日趋繁荣活跃。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5838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79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占总额的85.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6768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占总额的14.4%。 全年共接待游客15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六、金融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312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91982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1912万元,比上年增长41.4%。 七、教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拥有普通中学24所,其中:初级中学11所,初中在校生6644人,初中专任教师818人;高级中学3所,高中在校生5492人,高中专任教师258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在校生1715人,专任教师295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362人,专任教师106人。小学校27所,小学在校生17672人,小学专任教师1837人。幼儿园88所,在园儿童8021人,专任教师28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34个,比上年增加12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21个。医疗卫生单位病床数1336张,比上年增加69张。卫生技术人员1591人,比上年增加100人,其中:执业医师636人,注册护士472人。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全市总人口428817人,其中:农业人口261706人,非农业人口167111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040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4587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0579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487元,比上年增长14.8%。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3元,比上年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125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21%。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06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655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