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20 南通市统计局

全年新批设立境外企业52家,中方协议投资额4.38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9.68亿美元,增长10.9%;对外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14.53亿美元,增长16.0%;新派劳务人员0.93万人次,增长5.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2.30万人,下降21.7%。

七、交通、邮政电信业和电力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54.6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年末南通机场民航航线10条;全年民航货邮吞吐量7708.96吨,比上年增长31.1%;旅客吞吐量24.95万人次,下降8.1%。年末铁路南通站始发列车9对,全年铁路货运量114.62万吨,比上年增长25.0%;客运量220.81万人次,增长0.8%。全年公路、水路货运量2.41亿吨,比上年增长19.2%;公路客运量1.96亿人次,增长19.4%。全年建成农村公路293.67公里,危桥改造173座。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84.43万辆,比上年末减少10.53万辆。其中,载客汽车49.89万辆,增加10.35万辆;载货汽车5.45万辆,增加0.64万辆;摩托车128.17万辆,减少21.62万辆。年末全市个人汽车保有量达45.43万辆,比上年末增加9.90万辆。

南通港全年货物吞吐量17330.60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其中,进港10560.30万吨,增长15.4%;出港6770.30万吨,增长14.2%。外贸吞吐量3114.00万吨,比上年增长5.2%;集装箱吞吐量53.98万标准箱,增长16.8%,其中,国际航线1.07万标准箱,增长62.2%。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6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8.13亿元,电信业务收入58.10亿元,分别增长32.8%和8.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79.41万户,比上年减少3.0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7.67万户;住宅电话用户163.85万户,减少0.2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74.94万户,净增84.41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53.94万户,新增72.74万户。

全年用电量280.7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工业用电量212.15亿千瓦时,增长12.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4.87亿千瓦时,增长6.1%。全年第一产业用电量3.7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8%;第二产业用电量216.7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0%;第三产业用电量25.4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5%。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95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各项税收513.06亿元(含上划中央),增长22.9%;一般预算收入373.69亿元,增长28.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分别增长31.7%、15.4%和25.9%。全年房地产业营业税入库38.10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全年财政总支出762.10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9.45亿元,增长32.4%。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民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达21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9.0%。

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47.11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408.62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5.1%。全年金融系统新增存款683.00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存款余额5614.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068.10亿元,增长13.9%;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2427.12亿元,增长11.9%。

全年新增保险机构7家,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62家。全年保费收入133.62亿元,比上年下降0.62%。其中,财产险收入27.33亿元,增长19.6%;人寿险收入106.29亿元,下降5.8%。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32.00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2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88项;新建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中心1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9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4家。新建院士工作站9家。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预计达到2.05%,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全年有19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及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年末,全市共建成科技孵化器64家,其中国家级7家。全年专利申请量56421件,比上年增长45.8%;专利授权量为31335件,增长38.4%。

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年末在校学生8.55万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1.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在校学生8.52万人;普通高中58所,在校学生12.23万人;普通初中185所,在校学生18.29万人;小学340所,在校学生32.2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0.10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381所,在园儿童14.90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3591家,从业人员3.16万人。年末全市登记在册的民营演出团体156个。年末累计已建成农村乡镇文化站115家,“农家书屋”1590家。全市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5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

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年末用户总量为205.4万户。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0%,数字电视用户180.9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比例达到88.1%。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双入户”累计105万户。

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665个(不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32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个。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2.9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2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6万人,注册护士1.14万人。全市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站)9个,卫生技术人员455人;卫生监督所4个,卫生技术人员232人;乡镇卫生院221个,床位1.0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92万人。

市区(不含通州区)共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以街道(镇)为单位建成率100%。累计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558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

全年成功承办了3项次全国赛事、7项次省级赛事。全市新增晨晚练健身点120个,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参与群众超过400万人次。体育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全年销售额9.59亿元。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市区(含通州区)新增绿地695.14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0.8%;日供水能力达到125万立方米,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100%;市区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全年市区新增路灯、景观灯29618盏,城市道路亮灯率达到99.8%。

全市共建成燃煤火电、热电机组脱硫设施47台套,现役4886MW燃煤机组全部实施脱硫改造,机组脱硫率达到100%。市区及县(市)政府所在地城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均达100%。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为:二氧化硫0.02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25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078毫克/立方米,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空气污染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达339天,占全年天数的92.9%。长江南通段主流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质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4分贝,均符合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