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汉寿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汉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战略,围绕扩总量、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保稳定,奋力拼搏,实现生产总值超百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6.51亿元,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5.29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47.74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8.7:30.3:41.0,比上年一产业下降2.8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2.9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 省实事项目投入27545万元,市实事项目投入19265万元。建设乡村水泥公路135公里,改造危桥2座。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2.93万人,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座,小Ⅰ型以上水库消灭五类水质21座。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3所,建设村级五保之家8所,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70元,农村低保扩面后保障人数达到2.1238万人,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66.2元,改造农村危房420户。新增廉租住房627套,新增城镇租赁补贴住户300户。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98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57%,援助城乡困难对象219人。新农合住院补偿率为60.02%。新建沼气池3808口。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个。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1件。移民避险和改善生存环境搬迁人数30人,移民培训人数413人。林权证发证率为100%。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8所。建设农家书屋90家。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18人。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安装监控摄像机9处。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0.4%,改造县城区大街小巷10条。新增通电话自然村6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8个,新增互联网宽带上网行政村17个。压减珍珠养殖面积1.729万亩。蔬菜农残检测超标率控制在6%以内,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食品中毒责任事故。学校校车安全合格率达到100%。县城区农贸市场改造2个。支持乡镇实施集镇垃圾一体化处理项目8个。农村村级电网完善工程79个。 全年共创品牌192个。其中有机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博览会金奖7个,专利64个,科技进步奖1个,体系认证7个,产品认证7个,名牌产品3个,注册商标19个,地里标志证明商标1个,着名(知名)商标7个,优良工程2个,体育竞赛7个,星际农家乐4个,其他品牌44个。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收入增长不快、消费不旺、工业经济比重偏低、投资效益有待提高等。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14亿元,增长6.0%,其中种植业产值24.52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0.45亿元,下降16.9%,畜牧业产值22.24亿元,增长12.2%,渔业产值6.61亿元,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亿元,下降29.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52.98万亩,增长4.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5.16万亩,增长0.25%,总产量58.96万吨,增长0.38%。油料播种面积56.82万亩,增长15.56%,总产量6.15万吨,增长18.78%。棉花播种面积11.1万亩,增长0.41%,总产量0.92万吨,增长4.17%。麻类播种面积5.43万亩,下降1.63%,总产量1.02万吨,增长2.74%。蔬菜播种面积17.67万亩,增长0.17%,蔬菜总产量31.51万吨,增长0.74%。水果总产量5.72万吨,下降0.56%。水产品总产量6.24万吨,增长18.16%,其中:珍珠产量88吨,下降45.41%。全年出栏牲猪90.02万头,增长8.42%,肉牛1.07万头,增长161%,肉羊4.21万头,增长60.7%,家禽出笼737.54万羽,增长3.09%,禽蛋产量2.96万吨,增长33.75%。肉类总产量7.36万吨,增长8.8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87.5亿元,增长48.94%,实现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27.4%。89家规模工业完成产值71.66亿元,增长56.91%,实现增加值19.29亿元,增长33.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完成产值15.84亿元,增长21.1%,实现增加值6.41亿元,增长9%。 生产罐头10000吨,增长53.1%;机制纸及纸板24873吨,增长31.0%;人造板10.39万立方米,增长107.0%;纱1.9万吨,下降12.5%;布590.08万米,下降26.15%;矿山设备0.82万吨,增长7.52%;水泥37.82万吨,增长99.56%;铝合金1692吨,增长134.02%;合成氨3.42万吨,下降7.3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2.88%,提高74.3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9.31亿元,增长61.15%,产销率为96.72%。完成出口交货值3.06亿元,增长59.48%。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3.03亿元,增长80.05%,上交税金7891万元,增长28.14%,实现利润1.45亿元,增长85.95%。亏损企业8家,减少9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054万元,减亏206万元。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48亿元,增长12.6%。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11.55亿元,施工面积125.31万平方米,竣工72.0万平方米,年末建筑从业人员5200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0%。其中:城镇以上投资44.28亿元,农村非农户投资6.9亿元,农户投资2.62亿元。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城镇投资41.62亿元。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4.25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3.04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4.33亿元。 房地产开发企业16个,房地产投资2.66亿元,下降24.3%,施工面积50.75万平方米,增长24.4%,其中住宅42.0万平方米,增长20.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4.42万平方米,增长52.6%,商品房销售额4.17亿元,增长81.3%。 五、贸易和招商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3亿元,增长17.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28.8亿元,增长17.8%,住宿、餐饮业销售额4.13亿元,增长18.3%。实现批发零售贸易增加值6.36亿元,增长1.3%,实现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5.7%。 引进内资项目89个,合同资金28.5亿元,实际到资23.5亿元。出口创汇1666万美元,增长7.5%。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3.0%。邮电业务总量2.56亿元,增长24.8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0263亿元,通信业务总量2.5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39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5233万元,增长19.28%。一般预算收入23334万元,增长14.04%。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完成1897万元,增长24.23%;地税完成11024万元,增长35.93%。财政预算总支出148164万元,增长1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