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市古丈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湘西市古丈县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挑战,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赢得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三次产业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6.83亿元,增长1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046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9.2%,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9:23.6:54.5调整为21.1:26.0:52.9。

为民办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全县为民办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涉及全县24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依然较小。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与周边县市仍有较大差距。二是产业基础较薄弱。现有工业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不长;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品牌知名度不高。三是发展环境欠优化。信贷投入严重不足,政务环境、融资环境和施工环境经济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事业项目资金配套压力大,财政运转较困难。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稳步发展,产业化进程加快。2011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力度,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和着力点,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力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面貌有所变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同步增长,全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为4.75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29671万元,增长9%,林业产值4981万元,下降4.3%,牧业产值11308万元,下降2.6%,渔业产值1023万元,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85万元,增长4%。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23千公顷,下降2.9%。粮食总产量35703吨,同比增长2.3%,其中,稻谷产量26643吨,同比增长3.0%。

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两叶一果”工程推进顺利。茶叶产业加快推进,全县新扩良种茶园3.31万亩,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11.81万亩,率先实现了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农业人口人均1亩茶的奋斗目标。全年茶叶生产加工总量达2509吨,实现产值1.64亿元,增长81%。成功举办了“2011中国(古丈)首届茶文化节中华茶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茶会”,成功申报了古丈毛尖“中国驰名商标”,成功引进了英妹子等茶叶加工项目,成功进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序列,茶叶品质品牌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茶叶产业化建设资金有了一定的保障。烟叶产业来势较好,全县完成烟叶种植面积1.73万亩,实现收购烟叶4.75万担,完成烟叶税收938万元。柑橘产业稳步发展,启动实施了橘园病虫害综合防治试点,柑橘培管、品改和病虫害防治得到全面加强,柑橘产量大幅增长,橘农信心进一步提振,全年柑橘总产量达4.8万吨,实现产值8160万元。实施人工造进2000亩,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1万亩,国际农发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贷款项目已通过专家团评审,八百里绿色行动拓展工程完、粮食工作和“菜篮子工程”等工作进入全州先进行列。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积极推行第一支书制度,坚持县级干部带头联村定点和单位包村、干部挂户的对口扶贫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通村公路、沼气能源、扶贫建房、村道硬化、人畜饮水、水利灌溉、公共卫生、农网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截至2011年底,全县通公路行政村136个,公路总里程达1047公里,农村人均旱涝保收稻田面积增加到0.43亩,沼气池入户率达到43.3%,14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视。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达5.84亿元,实现增加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7亿元,实现增加值1.17亿元,增长34.6%,工业经济增速位居全州第二,全县实现工业税收3319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8.1%。

“百千万”工程顺利推进。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宏源3000吨精钒加工项目完成投资8850万元,汉瑞精钒加工项目已通过环评;大盈公司3000吨精钒加工项目选址及地形测绘工作已完成。华仁矿业3万吨电解锰项目已通过环评;3万吨电解锰整合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重新选址、环评及设计等工作。石材加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40万元,连旺石材厂房已建成,龙腾石材厂区已完成“三通一平”,惠闽石材厂址正在加快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2亿元,申报各类工业技改项目26个,为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1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高位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增长30.4%,增速位居全州第三。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6.41亿元,增长41.8%,非农户投资完成1.40万元,下降4.6%,跨地区项目投资完成0.75亿元,增长27.7%。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交通方面,河迁公路古丈段路基已全面拉通,累计完成投资8300万元;永吉高速古丈段初步设计已经省交通厅审批同意,施工图纸设计已经完成,张花高速古丈连接线项目正在抓紧跟踪施工图纸设计审批;草潭至岩头寨、通口桥至鸡公山公路已全面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390万元;田麻至河蓬、古沅二期正在抓紧实施路面建设,完成投资750万元;实施通畅工程167公里,完成投资5010万元。水利方面,总投资2.15亿元的古阳河水库项目申报成功,小农水重点县、古阳河中小河流治理、泽比条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共完成投资3335万元。电力方面,35千伏变电站建设、农网改造等项目稳步实施,共完成投资1878万元,通信方面,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电信宽带提升及光进铜退工程进展良好,共完成投资3000万元。城镇建设方面,天润茶都商业中心、竹溪苑房地产开发、德润体育文化中心、鸿翔大厦、建行办公楼、乡镇街道硬化、古阳镇大桥、茶城大道亮化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完成投资1.3亿元。国土开发整理、扶贫开发、移民基础设施及产业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共完成投资84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