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支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使舟曲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事业较快发展。为“十二五”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测算,2011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81335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9832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4801万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8723万元,增长11.0%。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州人均生产总值11801元,比上年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3.5:23.7:52.8,调整为23.3∶25.2∶51.5,第二产业比重上调了1.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降低了0.2和1.3个百分点。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64人。共安置大中专毕业生2414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额8978万元,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561万元。职业技能培训8230人,创业能力培训7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9%,比控制目标低0.91个百分点。 物价: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8%,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个百分点。全年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6.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5%。 全州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7.6%。 财政:全年全州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93873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4199万元,增长41.3%。其中:增值税4439万元,增长28.6%;营业税15359万元,增长67.9%;企业所得税2630万元,增长39.2%;个人所得税1312万元,增长55.3%。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895413万元,增长3.7%,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支持了全州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 全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9832万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业39059万元,增长1.0%;林业17871万元,增长17.0%;牧业132111万元,增长7.3%;渔业35万元,增长13.5%;农林牧渔服务业756万元,增长14.0%。 种植业:全年全州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5.61万亩,比上年实际增加2.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5.15万亩,增加1.8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48万亩,增加0.02万亩,其中:油料20.58万亩,减少1.05万亩;药材10.37万亩,增加0.92万亩;蔬菜1.26万亩,增加0.15万亩。青饲料播种面积17.98万亩,增加0.11万亩。粮经饲结构比由2010年的51.4:31.3:17.3调整为52.2:30.8:17.0,粮食比重上调了0.8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和青饲料比重分别下调了0.5和0.3个百分点。 受上半年干旱和下半年局部地方暴洪灾害的影响,全年全州粮食总产量84058吨,下降1.7%;油料总产量21064吨,下降1.4%;药材产量20698吨,增长10.8%;蔬菜产量15313吨,增长16.5%。 畜牧业:全州各类牲畜产仔145.47万头、只,产仔成活134.58万头、只,成活率92.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成畜保活385.16万头、只,保活率97.4%,提高0.1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154.39万头、只,出栏率39.1%,提高2.2个百分点;商品畜132.29万头、只,商品率33.5%,提高1.9个百分点;各类牲畜总增123.35万头、只,总增率31.2%,提高1.3个百分点。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90.87万头、只,比年初减少4.53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133.46万头,减少1.48万头、匹;绵山羊存栏235.22万只,减少3.78万只;猪存栏22.19万头,增加0.73万头。 全州肉类总产量59989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牛肉29816吨,增长10.0%,羊肉17498吨,增长3.3%,猪肉12315吨,增长4.6%。全州牛奶产量83490吨,下降0.5%。绵羊毛产量2222吨,下降1.7%。 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35.0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67万千瓦,增长5.0%;拖拉机4857台,增加803台,增长19.8%。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7927吨,增长3.1%。全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61万亩,林地灌溉面积0.20万亩,园地灌溉面积0.05万亩,牧草地灌溉面积13.02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州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84601万元,同比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2501万元,增长9.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82100万元,增长20.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21746万元,增长11.8%;股份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6981万元,增长7.7%;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775万元,增长38.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看,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4212万元,增长68.5%;乳制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4564万元,下降1.9%;水泥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812万元,增长32.9%;黄金开采冶炼业实现增加值47032万元,下降2.2%;电力生产业实现增加值17824万元,增长12.6%;电力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1057万元,增长11.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776万元,增长21.0%;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3725万元,增长8.5%。轻重工业比为8.6:91.4。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5.54亿千瓦时,增长19.8%;鲜冻畜肉3611吨,增长28.3%;乳制品6533吨,增长9.4%;水泥87.69万吨,增长19.9%;黄金3010千克,增长2.9%。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7330万元,增长44.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为26004万元,增长3.8%,盈利企业盈利额37126万元,增长4.6%,亏损企业4户,减少3户,下降42.9%,亏损企业亏损额11123万元,增长6.5%;税金总额11298万元,下降12.7%。 建筑业:全年全州建筑行业实现增加值2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7430万元,比上年增长53.2%。 分城乡看,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8999万元,增长71.3%,农村非农户完成168431万元,下降8.2%。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40万元,下降36.9%;第二产业完成684191万元,增长62.6%,其中,工业完成294686万元,增长33.8%;第三产业完成507399万元,增长61.4%。 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080542万元,增长55.3%;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91944万元,增长3.0%;其他费用64944万元,增长1.9倍。 全年全州共组织施工项目626个,比上年增加140个,增长28.8%。其中:新开工项目428个,增加128个,增长42.7%。投产项目297个,增加5个,增长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