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天水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转变发展方式、防止通胀的宏观政策,以显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确保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注]35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增长11.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39.8:41.5。 二、农业 农业: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种植业产值91.56亿元,增长7.32%;林业产值2.39亿元,下降3.78%;牧业产值15.88亿元,增长4.91%;渔业产值0.09亿元,增长8.0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7.6%。 粮食总产量111.18万吨,比上年增加2.08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夏粮总产31.04万吨,下降6.52%;秋粮总产80.14万吨,增长5.59%。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3.82万亩,比上年增长1.04%;油料种植面积75.77万亩,增长0.77%;蔬菜种植面积80.43万亩,增长5.23%;药材种植面积13.97万亩,增长20.43%。 年末大牲畜存栏55.78万头,比上年增长0.94%。其中牛存栏30.77万头,增长2.67%;出栏9万头,增长6.64%。猪存栏73.51万头,增长4.98%;出栏78.91万头,增长3.5%。羊存栏29.77万只,增长2.83%;出栏11.27万只,增长1.99%。家禽存栏456.67万只,比上年增长6.62%;出栏313.31万只,增长7.5%。肉类总产量7.2万吨,比上年增长4.65%。其中猪肉产量5.5万吨,增长3.5%。禽蛋产量1.37万吨,增长7.03%。 主要经济作物中,药材产量2.6万吨,比上年增长27.4%;油料产量7.01万吨,增长6.37%;蔬菜产量180.2万吨,增长6.58%;水果产量87.64万吨,增长11.64%。 森林覆盖率30.2%,果园面积120.45万亩。 全市共组织劳务输转65.02万人,创劳务收入63.09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0.75亿元,增长6.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45.63亿元,增长9.2%;轻工业增加值28.19亿元,增长14.6%。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2.01亿元,增长6.6%;国有企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1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2亿元,比上年下降4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91亿元,增长16.9%;实现利税6.95亿元,下降7.4%;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3.73亿元,增长2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9.5%。 建筑业:全年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67万元,比上年增长21.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7.2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6.24亿元,增长40.07%。城镇投资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1.05亿元,增长105.86%;第二产业投资98.66亿元,增长75.73%,其中工业投资87.15亿元,增长64.8%;第三产业投资146.54亿元,增长18.45%。 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8%,其中住宅投资25亿元,增长22.49%。房屋施工面积321.7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58%;房屋竣工面积45.01万平方米,下降12.5%。商品房销售面积83.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98%。 当年新增的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主要有:新建公路390公里,改建公路218公里,新建独立公路桥梁1座、延长米187,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27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8万吨/日。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0241.93公里。全社会公路客运量5759万人,比上年增长12.2%,客运周转量258754万人公里,增长17.34%;货运量1577万吨,增长17.7%,货运周转量341331万吨公里,增长21.68%。 邮电通讯: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8.05万户,比上年下降6%;移动电话(包含移动、联通、电信部门)用户195.13万户,增长42.4%。 旅游:全年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8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03亿元,增长24.6%。 六、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120.53亿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9.55亿元,增长16.8%。分规模看,限上企业实现50.67亿元,增长34.9%;限下企业实现99.41亿元,增长13.1%。 七、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全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618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87%。其中出口19279.2万美元,增长18.82%;进口6903.2万美元,增长2.0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8.0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63亿元,增长29.49%;地方财政收入30.47亿元,增长34.17%。实现国家税收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4%;地方税收14.5亿元,增长25.24%。财政支出1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04%。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2.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1.83亿元,增长16.8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67.08亿元,增长20.0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1.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2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68亿元,增长25.9%。其中短期贷款62.76亿元,下降29.35%;中长期贷款207.37亿元,增长64.58%。 保险:全年全市保费收入92117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20403万元,寿险收入71714万元。 九、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5.86万户,从业人员13.76万人,注册资金13.79亿元;私营企业0.57万户,从业人员1.1万人,注册资金82.69亿元。 十、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全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学生1.8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0所(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88万人;普通中小学校2569所(包括601个教学点),在校学生63.0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2%,在校生巩固率98.85%;初中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13.22%,在校生巩固率9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