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科学技术:全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26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08项,其中138项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建成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及试点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3个,农家书屋2525家,公共图书馆8个,各类藏书81余万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01%和94.57%。有线电视用户21.17万户,比上年增长24.89%;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0.04万户,增长41.41%。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床位908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823人(含村卫生室卫生员),其中执业医师5338人(含卫生院执业医师)。年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五苗)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 体育:年末,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点137个,在校学生施标率、达标率分别达97.2%和94.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约106万人,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9枚、银牌26枚、铜牌24枚。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年末,全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8.74平方米,道路照明灯12322盏,用水普及率77.8%,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燃气普及率62.6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23平方米。 环境保护:空气平均污染指数60,渭河水质达标率100%。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1元,比上年增长13.42%;农民人均纯收入3266元,增长15.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280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788元,增长15.54%。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9.5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9.73平方米。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达12.75万人、14.93万人、27.62万人、9.94万人和8.91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6.93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49亿元,发放率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79%,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0.77万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4.3%。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47万户,11.04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2.36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82万户,40.32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3.61亿元。农村临时救济0.88万人。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1万人,为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亿元。单位从业人员19.5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3.16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74万人,其他单位从业人员5.6万人。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4%。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40.26亿元,增长19.11%;城镇单位工资总额1.72亿元,增长18.88%;其他单位工资总额11.3亿元,增长35.52%。 十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0起,死亡98人,受伤124人,直接经济损失109.57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7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5.13。 注: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等价值量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