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玉溪市统计局

2011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文化和市”发展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87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0.5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564.4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231.7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4:62.2:28.4调整为9.2:64.4:26.4。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7、9.7和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80.2%和13.7%。全市人均GDP达到37913元,比上年增长11.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84.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卷烟生产和销售实现增加值345.5亿元,增长14.3%,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9.4%。

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43.5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收入96.5亿元,增长1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3亿元,增长19.3%,其中增值税完成18.9亿元,增长9.6%;营业税完成11.8亿元,增长12.5%;企业所得税完成5.0亿元,增长41.0%;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2.4亿元,增长10.8%。

各县区地方财政收入:红塔区完成12.5亿元,增长19.2%;江川县3.38亿元,增长25.0%;澄江县4.17亿元,增长22.6%;通海县3.41亿元,增长12.0%;华宁县3.01亿元,增长13.1%;易门县3.45亿元,增长12.0%;峨山县3.86亿元,增长12.0%;新平县7.51亿元,增长29.1%;元江县3.04亿元,增长24.1%。

2011年地方财政支出160.5亿元,增长2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9.6亿元,增长30.2%。其中:教育支出22.3亿元,增长1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7亿元,增长20.0%;医疗卫生支出13.9亿元,增长52.6%。

消费价格活跃。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7%。其中,城市上涨4.7%,农村上涨4.6%。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两落”:食品上涨11.1%(其中:粮食上涨11%、肉禽上涨22.2%),居住上涨2.1%,烟酒及用品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交通和通信下降1.3%,衣着下降0.5%。

2011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41.0亿元,按照可比价增长8.0%。其中:农业产值77.3亿元;林业产值3.5亿元;牧业产值55.9亿元;渔业产值2.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亿元。

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52203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5.6%;烤烟总产量10448万公斤,下降0.5%。烤烟收购203.9万担,收购金额19.2亿元。上等烟比例达68.59%,均价18.92元/公斤。油料产量4642万公斤,增长92.3%;园林水果产量30173万公斤,增长20.5%;甘蔗产量预计89823万公斤,增长20.4%;蔬菜产量159840万公斤,增长23.9%。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丰收。2011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37.9万吨,增长9.8%。其中,肉类产量28.7万吨,增长7.6%;禽蛋产量8.6万吨,增长15.4%;牛奶产量5241吨,增长70.1%。水产品产量1.52万吨,增长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42.2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9.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9.6%。其中,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增加值353.8亿元,增长16.8%;矿电产业完成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4.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7.6%,重工业增长14.5%。

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37.2亿元,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15.8亿元,增长21.0%;产销率达到96.8%。从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工业完成583.5亿元,增长18.6%;市县区属工业完成753.8亿元,增长23.5%。市县区属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4%,比中央省属工业高12.8个百分点,地方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角色日渐凸显。从主要行业来看,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产值433.5亿元,增长17.6%;矿电产业完成产值709.8亿元,增长21.7%。

2011年生产卷烟359.4万箱,比上年增加7.7万箱,增长2.2%,其中:一类卷烟107.1万箱,增长49.7%。烟草制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0亿元,增长13.6%;实现利税总额280.8亿元,增长25.8%。

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平稳。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从一季度的133.9和135.3到二季度的138.9和131.2,再到三季度的129.6和121.3,最终平稳运行到四季度的142.4和132.5。2011年两指数保持在较为景气之间。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增幅较高的是一类卷烟增长49.7%;磷酸增长46.8%;硫酸(折100%)增长28.4%;磷矿石(折含P2O530%)增长24.3%;生铁增长19.9%;铁矿石原矿量增长19.7%;钢材增长16.4%。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2.2亿元,增长2.7%。全市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证的建筑施工企业152个,从业人员30907人。商品房施工面积653.3万平方米,增长28.7%;商品房竣工面积173.8万平方米,增长4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2.5亿元,增长30.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6.8亿元,增长11.4%;农村非农户投资63.3亿元,增长118.3%;农村私人投资82.4亿元,增长74.7%。分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8亿元,增长29.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8.3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9.3亿元,增长34.8%。

从主要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24.6亿元,增长1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7.9亿元,与上年持平。房地产业完成75.4亿元,增长26.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4亿元,增长19.0%。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2.2亿元,增长20.3%;乡村实现36.2亿元,增长14.5%。从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37.2亿元,增长28.1%,其中,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8.6亿元,增长31.2%;非公经济实现零售额131.2亿元,增长16.7%,其中,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10.0亿元,增长1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38.8亿元,增长19.5%;住宿餐饮业实现29.6亿元,增长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