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中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自治区沿黄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8.4亿元,同比增长28.2%;第三产业增加值24.6亿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3:51.3:31.3调整为15.9:55.8:28.3。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5%,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8%。 二、农业 201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农业实现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10.1%;林业实现产值0.2亿元,同比下降39.3%;牧业实现产值6.1亿元,同比下降5.6%;渔业实现产值0.4亿元,同比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9.6%。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占总产值的比重为72.5%、0.7%、22.7%、1.5%、2.6%。 全年粮食总产量27.6万吨,增长7.1%,其中:小麦3.2万吨,下降25.6%;水稻4.6万吨,增长7%;玉米19.6万吨,增长16%。全年油料产量0.57万吨,增长0.8%。全年蔬菜产量8.7万吨,增长7.4%;硒砂瓜产量28.5万吨,下降7.5%;枸杞产量3万吨,增长15.4%;水果产量14.2万吨,增长22.4%;苹果产量10.7万吨,增长32.1%;红枣产量3.4万吨,增长3%。 年末生猪存栏11.8万头,增长2.6%,出栏21.6万头,下降13.3%;羊存栏21.8万只,下降12.5%,出栏24万只,增长1.3%;牛存栏2.8万头,下降9.7%,其中:奶牛存栏0.81万头,增长9.5%,牛出栏2万头,增长8.1%;家禽存栏27.6万只,增长28.4%,出栏43.9万只,增长15.2%。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4万吨,下降4%,其中猪肉1.6万吨,下降5.9%。奶类总产量2.3万吨,增长4.6%。禽蛋产量0.15万吨,下降31.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0.27万吨,增长0.4%。 2011年末全县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9.1万亩,增长19.9%,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1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2%。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2万千瓦,下降5.6%。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40.3万亩、31.5万亩和25.8万亩,分别下降17%、10.2%和11.9%。 三、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2011年,全县工业完成产值150.3亿元,增长81.3%,实现增加值34.7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5.3亿元,增长80.6%;实现增加值33.7亿元,同比增长35.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9.3亿元,增长11%;重工业完成产值136亿元,增长88.7%。从全县14个工业行业大类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分别实现产值80.4亿元、11.4亿元和10.2亿元,分别增长77.9%、37.3%和21.4%。 全县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30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5家,比上年增加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1亿元,增长85.1%;实现利税8.6亿元,增长16.2%,其中利润6.2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4%,成本费用利润率4.8%,资产贡献率67%。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234.7万吨标准煤(当量值),比上年增长4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当量值)6.96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增长1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5亿元,增长12.9%,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5亿元,增长19.8%。在县属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亿元,增长154.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6.8亿元,下降11.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9亿元,增长90.1%。本年施工项目累计82个,同比增长49.1%,其中新开工项目65个。 2011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亿元,增长33.5%;商品房施工面积160.8万平方米,增长78.7%;销售面积34.4万平方米,增长31.5%;销售额8.4亿元,增长50.7%。 五、贸易 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9亿元,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亿元,增长16.5%,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3亿元,增长11.1%;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亿元,增长17.2%,其中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亿元,增长1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亿元,增长18.2%;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增长12.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94亿元,增长14.7%;集体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66亿元,增长12%;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亿元,增长13.8%;个体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亿元,增长12%;其他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亿元,增长33.2%。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11.5%。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94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9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04万元,增长28.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2000户,增长11.8%。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19.9万部,增长12.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9亿元,增长27.1%,一般预算收入5.5亿元,增长49.9%,其中税收收入4.3亿元,增长44.4%。地方财政支出29.7亿元,增长25.1%,一般预算支出23.8亿元,增长35.5%。其中,教育支出3.4亿元,增长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亿元,增长86.1%;医疗卫生支出1.3亿元,增长21.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亿元,增长69.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6.9亿元,增长1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1亿元,增长1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4.7亿元,增长34.1%,其中:短期贷款47.9亿元,增长50.8%;中长期贷款56.8亿元,增长28.5%。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527万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人寿险6128万元,增长4.1%;财产险4399万元,增长27.1%。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659万元,增长12.0%;其中:人寿险792万元,增长7.0%;财产险1867万元,增长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