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安康市统计局

安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康调查队

2012年4月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发展主线,坚持循环发展与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全市经济在调结构、控通胀中协调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0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01亿元,增长6.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7%;第二产业增加值183.13亿元,增长22.9%,占45.0%;第三产业增加值152.03亿元,增长12.6%,占37.3%。人均生产总值15477元,比上年增长15.5%。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6.78万公顷,其中:夏粮11.89万公顷,秋粮14.89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80.13万吨,其中:夏粮26.74万吨,秋粮53.39万吨。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瀛湖绿化和汉江两岸绿化治理,全年造林面积4.16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9%。生漆产量1566吨,增长23.7;核桃产量14333吨,增长157.2%;板栗产量29626吨,增长96.13%;油茶籽产量8785吨,增长54.8%;油桐籽产量12973吨,增长20.46%。

全市养殖面积21.4万亩,水产品产量2.85万吨,分别增长45.4%和86.8%。其中:淡水养殖产量2.47万吨,增长1.1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29.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9.3亿元,增长49.1%。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232.1亿元,增长37.8%,其中:新型材料106.2亿元,增长42.8%;清洁能源31.5亿元,增长12.8%;安康丝绸12.0亿元,增长32.3%;富硒食品59.2亿元,增长42.7%;生物医药23.2亿元,增长52.4%。

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249.5亿元,同比增长74.4%;实现利润31.3亿元,增长95.1%;实现利税48.0亿元,增长84.6%;亏损企业亏损额0.6亿元,下降31.3%。

在统计的46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3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23种产品增速超过20%, 15种产品增速超过5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0.86亿元,增长35.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68.05亿元,增长46.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2.1万平方米,增长4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4.68亿元,增长30.8%;农户投资25.63亿元,增长59.7%。

重点领域投资中,农业投资21.98亿元,增长50.1%;工业投资62.05亿元,增长0.7%;基础设施投资51.99亿元,增长29.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6.08亿元,增长44.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35.25亿元,增长26.6%。

全年民间投资143.87亿元,增长43.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3%,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民生工程投资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投资55.40亿元,新开工4.37万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8.93亿元,增长53.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0.63亿元,增长67.9%;教育完成投资4.60亿元,增长8.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32亿元,增长34.0%;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34.34万平方米,增长37.6%;商品房销售面积133.44万平方米,增长12.1%。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货运量6272万吨(不含铁路,下同),比上年增长14.9%;货物周转量31.35亿吨公里,增长22.9%。客运量7899万人,增长11.2%;旅客周转量28.98亿人公里,增长17.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8亿元,下降10.4%;电信业务总量11.24亿元,增长16.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4.41万门,增加4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28.45万户,增加101.77万户。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8.3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0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0.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84.52万户,新增8.49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7.44万户。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22.8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19.26万户,比上年增加了3.36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06.88亿元,增长17.1%;乡村市场22.44亿元,增长16.3%。其中: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41.62亿元,增长32.0%;限额以下87.71亿元,增长11.0%。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

七、国内国际旅游

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56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2%;旅游总收入63.38亿元,增长27.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万人次,增长23.3%;旅游外汇收入360万美元,增长37.0%;接待国内游客1560.08万人次,增长28.2%;国内旅游收入63.15亿元,增长27.6%。旅游商品销售收入14.05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2.2%。

八、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73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全部为出口。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外资182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6.82万美元。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年初增加92.7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8.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比年初增加47.24亿元。

年末,境内有证券营业部2家。期末证券开户数2.5万户,证券市场交易量77.35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量75.96亿元,债卷交易量0.19亿元,基金交易量0.29亿元,债卷融劵交易量0.81亿元,权证交易量0.1亿元。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63亿元,增长21.5%;产险保费收入2.86亿元,增长17.7%。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72.7%,产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27.3%。产险赔付1.50亿元,简单赔付率为52.3%;寿险公司给付4027.53万元(含满期给付),赔款支出1477.07万元,退保金支出5418.72万元。全市共有代理人4376名,其中持证人数4277名,持证率为97.7%。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474人,在校学生184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