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东乡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临夏州东乡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上下抢抓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使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一、综合

经济增长:经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5.4%;非公有制经济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7.77%。其中第一产业3.1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32.48%,第二产业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占21.37%,第三产业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占46.15%。人均生产总值为3427元,增长21.7%。

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2.48:21.37:46.15,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保粮增收为重点,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洋芋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实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洋芋脱毒工程,全县洋芋种植实现了良种化,强化农业基础,加快支柱产业发展步伐,使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粮食生产:年末耕地面积为36.78万亩,全年包括复种的粮食播种面积为37.44万亩,其中夏粮5.84万亩,秋粮31.6万亩,夏秋作物比例由1:5.47调整为1:5.41,基本与上年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中洋芋播种面积为25.37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为195.06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73032.82吨,比上年增长4.59%。其中夏粮总产达到4714吨,比上年下降39.08%,秋粮总产达到68318.82吨,比上年增长10.03%。农民人均占有粮264.14公斤,比上年增长3.43%。

林业:在造林方面,立足县情实际,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举措来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狠抓了造林绿化工作,全县当年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4.03万亩,育苗2100亩,其中本年新育1850亩。

畜牧业:畜牧业生产紧紧围绕“东乡手抓”品牌优势,以实现优质肉羊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稳定存栏,扩大出栏,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分散养殖和规模养殖相结合,通过政府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进一步加快了羊产业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做大了羊产业,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2011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2301.4吨,增长4.1%。牧业产值达到26155.94万元,增长4.35%。

农业机械化: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3082.4千瓦,比上年增长9.1%;拥有拖拉机1764台,化肥施用实物量达到11505.67吨,折纯量达到2762.29吨,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2.53万亩。保证灌溉面积累计达到9.75万亩,完成以机修为主高标准梯田4.58万亩,建成户用沼气4339户。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5615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873.3万元,比上年增长35.97%,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达到107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2%。工业增加值达到9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8.8%。

建筑业:年末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建设成效显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全力以赴实施项目,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全县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全县项目数量和规模比往年有较大增加,全面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

五、交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县上把道路建设作为加快小康社会进程、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采取国家补助、社会捐资、民间集资、群众投劳等多种形式,以通乡油路建设为主,以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和农村道路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全县交通公路建设累计投资3.97亿元,先后实施了二级公路一项,改建工程四项,通达通畅工程90个项目,建设公路里程240公里,30个行政村实现了公路路面硬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2011年末,全县实际拥有公路182条1165.6公里,全县229个行政村中,有148个行政村通等级公路,81个行政村通水泥公路,通公路率100%,通等级公路率64.6%,路面“硬化”率35.4%,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5430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19%,公路货运周转量6556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14%。

六、商业贸易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大力实施“千村万店”工程,加强对市场商品的流通管理、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使整个消费品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8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88%。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零售额8786万元,比上年增长27.33%,乡村零售额4109万元,比上年增长9.1%。商品消售总额11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44%,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64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

七、财政、金融

财政:全县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县级收入完成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全县累计完成含基金财政支出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66.47%,不含基金的支出为16.8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028万元,比上年增长45.3%。

金融:全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53.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11亿元,比上年增长53.76%,农业贷款余额4.51亿元,有力的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科技:科技事业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为目标,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马铃薯良种繁育、航天育种、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高效农业增产项目,深入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了科技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人才总量稳步上升。

教育:全力实施“教育立县”战略,坚持强化基础教育、加强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定实施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十五项措施,健全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教育教学活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1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9所,各类小学190所,全县现有教职工2258人,现有在校生49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