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4.3万辆,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私人汽车12.5万辆,增长13.9%。民用轿车保有量4万辆,增长26.8%;其中私人轿车3.5万辆,增长28.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6亿元,比上年下降26.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3亿元,下降27.6%;邮政业务总量〔5〕2.3亿元,下降22%。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10万门,增长25.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3万户,下降25.4%。移动电话用户159.1万户,增长33.%。电话普及率达到99.7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21万户,增长28.8%。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4.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27亿元,增长16.3%。 八、财政和金融 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0.3亿元,同比增长35.5%;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5.2亿元,同比增长35.6%;地方财政支出达到70.5亿元,同比增长31.8%。 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35.7亿元,比年初增加76.6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67.6亿元,比年初增加26.4亿元;个人储蓄存款450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68.4亿元,比年初增加48.6亿元,比上年多增3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37.7亿元,比年初增加28.2亿元;中长期贷款118.9亿元,比年初增加23.9亿元。 保费收入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财产险收入0.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寿险收入6.5亿元,增长16.1%。支付各类赔款2.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0.5亿元;人身险赔付2.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3048人,在校生9969人,毕业生3343人。职工大学1所,招生1310人,在校生1200人,毕业生34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招生178人,在校生178人。技工学校2所,招生7980人,在校生18211人,毕业生1771人。普通中学119所,招生28838人,在校生105783人,毕业生31107人。普通小学87所,招生15345人,在校生81136人,毕业生17793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招生22人,在校生313人。幼儿园233所,在园幼儿27251人。 年末全市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5个。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8项。受理专利申请403件,增长1.8倍;专利授权247件,增长1倍。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个。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网站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个;地震遥测台网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6个,乡村文化站4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6%。有线电视用户29.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覆盖户数11万户。全市共有档案馆12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127条。全年出版报纸932万份。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6个(含村卫生室45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936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8479张。卫生技术人员106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94人;注册护士403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197人。卫生监督所10个,卫生技术人员113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49个,床位1214张,卫生技术人员696人。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49.53万人,增长1.25%。 在国内比赛中获得44枚金牌、45枚银牌、12枚铜牌。全年举办全市运动会1次,参加运动会人数16000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188.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20.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21‰,死亡率4.13‰,人口自然增长率1.08‰〔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62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6.3%、19%、15.2%、15.4%。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014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9元,增长37.6%。 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4.29平方米,增加0.6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设面积21.89平方米;新建、翻建农民住房2710户,面积23.19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97.5%;自来水普及率94.9%。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1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13.4万人,其中五七工和家属工3.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8.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9.3万人,其中职工46.5万人,城镇居民42.8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0个,设置床位3585张,收养2550人,接受三无对象〔7〕173人;城镇社区服务站141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4615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224公顷。年末全市有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6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6%。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26天。 2011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65起,死亡100人,伤182人。其中:交通事故136起,死亡7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即城镇投资(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所有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与农村非农户投资之和。 5.邮政业务总量不含邮政以外的其他快递公司。 6.全市总人口、非农人口为公安局户籍数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计生部门数据。 7.三无对象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