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临夏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临夏市年末总人口为24.19万人,比上年增加1400人,其中:乡村人口为9.01万人,城镇人口15.18万人;汉族人口114250人,少数民族人口127650人。常住人口为27.6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54‰,死亡率5.22‰,自然增长率为6.32‰;城镇化率为81.6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59元,净增1499元,增长18.2%。其中:工资性收入6304元,增长17.5%;经营性收入1559元,增长24.5%;财产性收入4.5元,增长136.0%;转移性收入2082元,增长14.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20元,净增818元,增长13.9%。其中:食品类3147元,增长12.4%;衣着类933元,增长16.8%;居住类712元,增长17.9%;家庭设备、用品服务类347元,增长24.7%;医疗保健类356元,增长13.2%;交通和通讯类588元,增长18.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417元,增长3.26%;其他商品和服务类219元,增长7.2%。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69元,净增620元,增长13.1%。其中,工资性收入1637元,增长9.1%;家庭经营收入2892元,增长12.0%;财产性收入394元,增长65.8%;转移性收入446元,增长4.0%。农民从畜牧业得到的纯收入为648元,占总收入的12.1%。农民人均消费支出4449元,净增451元,增长11.3%。其中:食品类1828元,增长15.7%;衣着类368元,增长9.5%;居住类902元,与去年持平;家庭设备、用品服务类262元,增长25.6%;医疗保健类418元,增长43.4%;交通和通讯类364元,增长7.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231元,增长0.5%;其他商品和服务类76元,下降32.0%。 全市单位从业人员数达31814人,发放工资总额94968万元。其中:国有单位24218人,发放工资81369万元;集体单位2937人,发放工资4972万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4659人,发放工资8626万元。 2011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1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06个,其中今年新开发岗位381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9%。全年输转劳务人员3.47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651万人,自谋输转1.808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1.967万人,占输转总人数的56.2%,创劳务收入25221万元,人均收入7205元。全市参加失业、养老保险的单位168户,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4318人,养老保险的职工5588人;支付职工养老保险费2407万元。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为1334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72769人,参合率97.08%;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达6277人,报销总金额1422万元;群众受益面达33.2%。参加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达73117人,参合率98.0%;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达5601人,报销金额1936万元;报销率61.0%。全市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3816万元,保障对象达23483户,78618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3541户,14305人,发放低保资金1269万元;城市低保对象19942户,64313人,发放低保资金12547万元。 十、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 年末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起,同比下降60.0%;死亡8人,同比下降11.1%;受伤11人,同比下降76.6%。经济损失18.1万元,同比上升2.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5人。道路交通发生事故13起,下降60%;发生火灾事故3起,下降57.1%。工矿商贸企业、农机行业未发生安全事故。 全年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6700亩,同比增长67.5%。其中:成灾面积700亩,同比下降82.1%;其中:3成以上至5成面积700亩,同比下降82.1%。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00年不可比,但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4、人口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人员人数、劳务输转、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临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低保数据来自临夏市民政局,财政数据来自临夏市财政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临夏市交通局,旅游数据来自临夏市旅游局,教育数据来自临夏市教育局,卫生和新农合数据来自临夏市卫生局,农业机械数据来自临夏市农机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临夏市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临夏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