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临夏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临夏州临夏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始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以“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以及“统筹临夏市和临夏县建设全州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布局,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临夏市列为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市的机遇,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根本,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217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07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1964万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695万元,增长17.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3.6:19.8:66.6调整为2011年的8.4:22.4:69.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5.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上升2.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3849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种植业产值22437万元,增长3.2%;林业产值49万元,下降43.1%;牧业产值9246万元,增长6.5%;渔业产值144万元,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72万元,增长9.1%。实现农业增加值27107万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9400万元,增长3.7%;林业增加值20万元,下降67.0%;牧业增加值7038万元,增长6.8%;渔业增加值137万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13万元,增长9.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3000亩,比上年增长1.2%,其中夏粮种植面积6300亩,下降1.6%,秋粮种植面积26700亩,增长1.9%;油料种植面积400亩,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13000亩,增长0.7%。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畜牧养殖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9074千瓦,比上年增长9.0%。大中型拖拉机222台,增长29.8%;小型拖拉机499台,增长9.2%。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000亩,机电灌溉面积1700亩,塑料薄膜覆盖面积30000亩,旱涝保收面积33500亩。化肥施用量(折纯量)3466吨,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59803万元,同比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3678万元,增长18.4%;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96125万元,增长27.0%。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1659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266万元,比上年增长15.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924万元,增长21.6%;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2465万元,下降0.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343万元,下降7.0%;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923元,增长21.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393万元,比上年增长17.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71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工业产销率为97.4%,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097万元,同比增长891.9%;上交税金总额3631万元,同比增长85.9%。完成出口交货值3477万元,增长1.6%;企业用电量472.3万千瓦小时。

全市有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1户,签订合同额164954万元,比上年增长42.1%。全年建筑业实现产值达101023万元,比上年增长15.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41551平方米,增长17.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0855平方米,同比下降47.0%。工程结算收入100817万元,增长12.9%;实现利润总额7628万元,增长1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投资项目100个,其中新建项目48个,续建项目52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410万元,比上年增长71.8%。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700万元,增长13.8%;第二产业投资64669万元,增长363.4%;第三产业投资190401万元,增长5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05034万元,增长7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0.2%,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投资中:住宅投资105034万元,增长73.3%;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投资32240万元,增长2.5%。

五、商业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634万元,比上年增长19.4%。按行业分,批发业72075万元,增长29.6%;零售业91626万元,增长17.9%;住宿业2847万元,增长26.0%餐饮业39086万元,增长6.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3%,比上年上升4.3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客运量239.4万人,旅客周转量1795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7.0%;完成货运量216万吨,货物周转量2592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1.4%和24.0%。拥有出租车776辆,公共汽车149辆。

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7311万元,比上年增长25.5%。旅游接待总人数47.3万人次,增长21.2%,其中外国人6050人次,增长4.3%。

七、财政和税收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5797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242万元,增长24.9%。全年财政支出127434万元,比上年增长36.0%。国税完成收入19677万元,增长29.7%。其中:增值税完成6105万元,增长14.9%;消费税完成3107万元,增长24.5%;企业所得税完成576万元,增长141.0%。地税完成收入21853万元,增长25.1%。

八、社会各项事业

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01所。其中: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6所,在校学生3615人,专任教师483人;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20200人,专任教师1324人;小学46所;在校学生19879人,专任教师1160人;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6595人,专任教师31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4所,疾控中心2所,妇幼保健站2所,镇卫生院4所,卫生监督所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采供血机构1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所有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591床,卫生技术人员1685人。

2011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20.3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13.85亿标立方米,烟粉尘排放量2811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3834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8092吨。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20吨,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5分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可吸入颗粒物0.107㎎/立方米。现有集中联片供热站15座,集中供暖面积35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