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黄山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1433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0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邮政业务收入972万元,比上年下降14.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21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3.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60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78.7部。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73118万元,比上年增长4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653万元,增长42.3%。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完成15544万元,增长13.7%;营业税完成18604万元,增长40.7%;所得税完成12261万元,增长131.5%。财政支出114148万元,增长37.0%。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4.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8.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0.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8.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30.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9.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70亿元,增长20.5%。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4.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52亿元,增长37.2%;中长期贷款余额24.30亿元,增长20.6%,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6.15亿元,增长23.2%。年未金融机构存贷比64.6。 2011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00万元,增长60.7%;寿险保费收入9000万元。增长6.7%,全年赔款及给付1968万元,比上年下降116.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419万元,增长8.4%;寿险赔付549万元,下降81.4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所,招生672人,在校学生2218人,毕业学生639人;普通高中1所,招生694人,在校学生2101人,毕业学生950人;全区普通初中13所,招生1044人,在校学生3762人,毕业学生1560人;普通小学74所,招生1018人,在校学生6383人,毕业学生103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77%。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2958人,全区3-5岁幼儿入园率达88.3%。 全年科技经费支出2131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全年有9个项目被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争取资金415万元,其中国家级计划2项,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240万元。同时,确定实施区级科技项目22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项。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家。全年有18项科技成果86人获省、市、区科学技术奖,黄山毛峰茶业集团被授予黄山市首批“前沿技术创新团队”称号,公司总经理章志强被授予黄山市首批“创新团队带头人”,好视达通信公司总经理周志斌被授予黄山市“十佳科技创新带头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我区共有群众文艺团体1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41723本,博物馆1个,藏品5092件,区级重点文保单位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项,国家级1个,省级6个,全区广播电视用户共25056户(不含城区),广播人口覆盖率97%,电视人口覆盖率96%。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50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7人,注册护士236人。医院、卫生院床位495张。村卫生室10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0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12.57万人,参合率101.62%。 全年成功举办了元旦越野长跑比赛、“金裕皖”杯篮球赛、“清风杯”乒乓球赛、“天都华庭”杯室内足球赛、“金瑞泰”杯羽毛球赛、夏季男子篮球联赛、“工运杯”拔河比赛等全区性体育健身比赛活动10多次,直接参与人数达5000多人次。继续成功举办了黄山太平湖国际铁人三项挑战赛暨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2011年系列赛。此外,还成功承办了2011中国黄山汽车场地越野精英挑战赛和2011年太平湖杯全国摩托艇锦标赛以及黄山市十六届“黄山松杯”门球邀请赛等重大比赛,推动了我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口、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16.28万人,比上年增加279人。出生人口1346人,出生率8.06‰,比上年上升1.3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74人,死亡率5.84‰,比上年下降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2.22‰,比上年上升1.65个千分点。全区城镇化率达43.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85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994元,增长33.0%,人均家庭经营收入3454元,增长25.8%;人均生产费用支出2139元,增长86.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73元,增长29.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5平方米,比上年增4.1%。2011年,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17919元,比上年增长16.3%。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629人,比上年末增加23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632人,增加73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505人,比上年增加1467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2万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63万人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373万元。 年末各类综合社会福利院床位954张,收养703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60万元,比上年下降5.4%。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669平方公里。年末耕地总资源9476公顷,比年初减少24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7816公顷,比上年减少24公顷。 年末全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1112亩。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4.775万亩,其中水面面积13.29万亩。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271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77.2万亩(其中竹林面积3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83.9万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6%。 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其中COD减排29.54吨,占任务数的192%;SO2减排64吨,占任务数的102%;完成氨氮减排8.02吨。全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2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优秀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社区1个;全年有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和一批生态村正在申报审批中。已完成省级生态区创建申报工作。对城区及重点乡镇水源地实行月度监测,其它乡镇水源地实行季度监测,并在汛期、高温季节等特殊时期实行加密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