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潭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乡镇综合文化站100%全覆盖,完成286家村级“农家书屋”建设,县文化馆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次县级文化馆评估,实现“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县博物馆开工建设。举办了建党90周年大型红歌赛、第二届中国湘莲文化节、纪念爱国诗僧敬安大师诞辰160周年等系列活动。文物保护工作成绩突出。新增周小舟故居、黎氏(八俊)故居、寺门前义渡、胡安国胡宏墓四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青山唢呐”保护中心成立并顺利注册登记。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全年查处贩卖盗版碟、非法书刊摊点20余个,收缴非法书报刊4000余本、盗版光碟2000余张。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共投资880万元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传染病监测不断加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212例,发病率338.1/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卫生监督工作深入推进,医疗卫生秩序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4464人,婚前医学检查率79.9%,住院分娩率99.9%,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19.7/10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4.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3.6%,新生儿访视人数率96.2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1‰。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改观。共建造无公害化卫生厕所1100座,“四害”密度得到了有效控制,积极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工作。 九、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县“三同时”合格率10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6.5%。COD削减2100吨,削减率为7.5℅;二氧化硫削减196吨,削减率为9℅;氨氮削减215吨,削减率为6.5℅;氮氧化物削减60吨,削减率为5.1℅;铅削减46吨,削减率为35.4℅。加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和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起,已全部结案,案件审结率达10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30.8万户,总人口98.4万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89.2万人,非农业人口9.2万人;男性50.8万人,女性47.6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6.7,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886元,增长17.4%。其中,工资性收入4375元,增长21.4%;家庭经营纯收入3508元,增长8.8%;非生产性收入1003元,增长35.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60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8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76元,增长23.6%。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8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54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02446人,参合率96.7%。筹集新农合基金1.8亿元,新农合补偿448721人次,参合农民受益面为55.9%。城镇低保对象6713户、11684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787.8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低保对象14194户、33459人,全年发放保障金3315.3万元。有五保供养对象9740人,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2001.9万元。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624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2523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279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4038人,生育保险参保42089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5271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64.8万人,发放养老金9225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湘潭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