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13 邵阳市新宁县统计局

邮政通信产业加速发展。2011年邮政业务总量2386万元,下降14.48%,电信业务总量(包括电信分公司、移动、联通)达到14270.86万元,增长10.88%。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62万户,减少7.97%;其中:农村电话用户3.13万户,占67.75%。互联网上网用户18724户,增长32.6%;移动用户22.94万户,增长11.96%,其中:移动公司用户17.31万户,电信公司用户2.34万户,联通公司用户3.29万户。邮政报纸发行335.22万份,增长5.27%;杂志发行32.32万份,增长1.32%。

六、贸易和旅游

城乡市场繁荣兴旺,内需消费活力增强。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6335万元,增长18.5%。按地域划分:城镇为112154万元,增长17.5%,农村为14181万元,增长26.4%。从行业划分来看:批发业3980万元,增长12.2%;零售业90032万元,增长14.6%;住宿业2148万元,增长15.3%;餐饮业30174万元,增长33.2%。全县农村市场潜力大,2011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23万台,完成销售额7417.9万元,发放补贴870.8万元。

物价高位震荡。受食品价格高位震荡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5.5%,全年高位小幅震荡。

招商引资和外贸成效显着。2011年到位内资27亿元,增长21.1%;利用外资980万美元,增长20.4%;外贸出口773.2万美元,增长146%。

旅游产业持续增长。随着申世遗和创国家4A级景区成功,2011年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710万元,分别增长32%、3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增长迅速。2011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0958万元,同比增长30.5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392万元,增长30.38%;在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24271万元,占59.25%;非税收入16686万元,占40.75%。全县上划中央收入8146万元,增长28.73%;上划省级收入2420万元,增长38.84%。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44589万元,增长17.35%,财政支出重点确保公共支出、农林水、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经济建设投入加大,民生保障有力。

金融稳健运行,存贷两旺。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1315万元,比年初增长20.0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3218万元,比年初增长22.4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12670万元,比年初增长15.04%,金融存贷比为33.69%,比上年下降2.51个百分点。

保险业健康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保费收入10794万元,增长16.2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928万元,增长17.63%;财险保费收入1866万元,增长10.28%。保险业全年赔付2477万元,下降7.64%,赔付率22.95%。

八、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科技事业日益发展。坚持科技兴县,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51万元,完成省级科技立项4项,培育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2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6项。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强化了科普和老科协工作,全年申请专利76件,专利授权41件。

教育事业继续巩固提高。2011年财政教育支出25205万元,同比增12.77%,占财政总支出17.43%。义务教育覆盖城乡,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师待遇得到保障。全县拥有86所小学,在校学生40836人,小学专任教师1739人;拥有中学36所,在校学生24488人,中学专任教师1826人;拥有幼儿园61所,入园幼儿数14789人。年内完成了黄金中心小学、窑市中心小学、白马田中心小学、马头桥中心小学、军田中心小学5所合格制学校创建。

环境保护富有成效。2011年财政环境保护支出2278万元,下降了35.47%。着力推进生态示范县建设,COD、SO2、氨氮、氮氧化物等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656吨、558吨、54吨、14吨,削减率分别为8.4%、23.9%、6.2%、6%。全县森林蓄积量达到700.52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65.4%,自然保护区面积2.17万公顷。城建环卫部门加强了城市综合管理和环卫工作,卫生部门开展了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2起,同比下降13.5%,死亡人数1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2人,同比下降31.2%。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三降一升”,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年内加大文体投入,财政安排文体与传媒支出1530万元,减少56.52%。馆藏图书9.012万册,完成210家农家书屋工程,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完成城区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投入500多万完成3D电影城建设并正式运营,进一步加大了农网发展力度,解决了64个自然村4810户农户看电视难的问题。年内竞技体育成绩突出,我县柔道运动员何红梅、举重小将肖慧颖在国际国内大赛中成绩不菲;群众运动自发、自觉开展,今年先后成立了“新宁雪狼户外运动协会”、“新宁崀山户外运动协会”、“崀山登山协会”,举办大中小型群众体育活动50余次。

卫生事业不断巩固。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7个,卫生技术人员1570人,床位数1465个,总资产27673万元,增长19.44%,总诊疗人次1923016人次,取得卫生事业收入28038万元。建成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完成飞仙桥卫生院建设主体工程,成功立项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县卫生监督所综合楼、县急救中心,新农合住院补偿率达到73.11%。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1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2773元,增长16.74%。

社会保障日益加强。2011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17973万元,增长52.76%,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328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39户,动态援助率100%,养老、失业、生育、医疗和工伤等五大社会保险继续扩面。房产部门全力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今年1-2月廉租住房入住528户,在水头扶夷村新建廉租住房5栋,建筑面积14989平方米。民政部门补助优抚对象7320人,城镇8721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3200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35人,农村分散五保供养4220人,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关心老龄事业、发放高龄补贴20人。在全县形成了日益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附: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产值,增加值按现价公布,增幅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