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09 鹤壁市统计局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1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903万美元,增长59.7%。引进省外资金130亿元,增长44.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90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全年公路货运量5881万吨,比上年增长17.1%;货物周转量1441771万吨公里,增长19.1%。旅客运输量6885万人,增长8.6%;旅客周转量160729万人公里,增长9.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97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53亿元,增长18.2%;电信业务总量7.4亿元。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4.2万门,比上年下降1.8%;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3.04万户,下降0.7%,其中本年减少0.1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5.32户,增长21.3%,其中本年新增16.73万户。电话普及率为74.27部/百人,增长8%。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8.54户,增长26.8%。

截止2011年底,获得经营许可证的A级旅游景区(点)7家,其中4A级3家;拥有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3家;星级宾馆12家。全年来鹤旅游人数8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6961人次,增长10.5%;接待国内旅游者886万人次,增长15.2%。实现旅游总收入31亿元,增长21.5%;旅游外汇收入202万美元,增长9.2%。

八、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6.83亿元,比上年下降3.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5.45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08.60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8.24亿元,增长5.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3.25亿元,增长5.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8.31亿元,增长8.2%;中长期贷款余额129.55亿元,增长1.2%。

全年保险企业保费收入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7亿元,增长10.9%;人寿保费收入7.10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年赔款及给付支出2.22亿元,增长0.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0.93亿元,下降15.3%;人寿赔付支出1.29亿元,增长23.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专任教师598人,招生3460人,在校生10086人,毕业生3273人。成人高校招生274人,在校生751人,毕业生271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1所,专任教师748人,招生11099人,在校生28354人,毕业生13025人。普通高中13所,专任教师1216人,招生9962人,在校生27263人,毕业生8952人。初中学校89所,专任教师5111人,招生27568人,在校生79703人,毕业生25309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92%。普通小学444所,专任教师7873人,招生29379人,在校生188084人,毕业生27383人,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6人,在校生19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3个,综合档案馆6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4%。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3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469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444张。卫生技术人员728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88人,注册护士269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技术人员153人。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卫生技术人员164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4个,卫生机构监督检验技术人员105人。农村乡(镇)卫生院25个,床位1003张,卫生技术人员1016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区)6个,覆盖农村人口数102.64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01.92万人。参合率达99.3%。

全年运动员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银铜牌31块,其中全国冠军15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159.37万人,常住人口157.99万人。出生人口1.7万人,出生率10.61‰;死亡人口0.84万人,死亡率5.23‰;全年净增人口0.8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38‰,城镇化率达到49.7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5元,比上年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23元,增长10%,实际增长4.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7%,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71元,比上年增长2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60元,增长28.5%,实际增长2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3.13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2%;农村竣工住宅面积31.4万平方米,下降85.1%,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0.84平方米,增长14.3%。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24.5万人,城镇职工1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4万人。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达到6.53万人和5.06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559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997万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39890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894万元。

年末各类福利院床位数180张,收养168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3个。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6845万元,募集社会福利资金536万元,接受社会捐赠536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